假期失忆症困扰上班族 半天只写个发言稿标题(图)

2014-02-08 14:12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本报记者 王倩        

  亲戚太多挨家去

  在济南,春节走亲戚是非常讲究的,特别对于长年在外的人来说,哪家走不到,就会被认为是怠慢了长辈。

  家住平阴县的郭波在济南上班,一年回老家的次数有限,春节期间回家自然少不了要到亲戚朋友家串门。腊月二十八回到老家后,父母就给郭波安排好了春节前的行程,腊月二十九要到大姑、三姑、叔叔家串门,腊月三十上午要去哥哥家送年货。

  “平时回家的时候不多,我觉得去串门也是应该的。”郭波说,腊月二十九早上九点多钟,他先带着年货到大姑家,陪大姑、大姑父聊天。吃过午饭之后,他又到三姑家送年货,下午4点多钟又到叔叔家串门。一天下来,晚上回到家坐在沙发上不愿意动。

  而真正的串门从春节后才正式开始,初一拜年自不必说,初二陪着媳妇回娘家,初三去看望已经90多岁的姥姥,初三下午去舅舅家,初四去三姑家串门,初五陪着父母去走多年的老亲戚,初五下午全家人去看望大姨、三姨,初六则是三个姑姑以及叔叔几家人集中聚会的日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避开吃饭时间,到一家送完礼品之后接着去下一家。没办法,所有的亲戚都要看一遍。”郭波无奈地说,其实在春节假期串门的这几天时间内,跟很多亲戚见了很多面,“倒不如大家约定一天聚在一起吃个饭,这样都见了面了,还不至于这么累。”郭波建议道。

  回老家花了2万多

  在成都工作的赵波去年没有赶回济南过春节,今年在腊月二十五就早早请了假回到济南。“我是个爱面子的人,回济南之前在四川当地购买了一些白酒,再加上给家里人带的特产,花了四五千元。”赵波说。

  在回济南之前,赵波从当年的收入中取出了2万元钱准备春节期间花销,孝敬父母,给晚辈发压岁钱。可能是因为一年多没有回家的缘故,回到济南老家之后,赵波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买来孝敬父母,新外套、新鞋子、新裤子,他给父母换了全身的新行头。除此之外,他还给家中添置了一些新摆设,串门走亲戚的礼品也都是他花钱买的。

  正月初二,两个姐姐带着孩子回娘家,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两年的赵波给两个外甥每人一个1000元的大红包。就这样,春节假期仅仅十几天时间,赵波带回来的2万元钱就花了个精光。总结起来,赵波只能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

  在记者采访的十名市民中,大家的花销也均在三四千元以上。而像赵波一样,一年才能回家一次的人中,春节期间的花销也大多在1万元以上。

  最多一晚赶仨饭局

  春节期间,大家都有时间,聚在一起吃个饭、喝几杯是常事,同学、朋友聚会也常安排在春节假期。有网友总结“春节是什么”时就吐槽,一个字:累;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胡吃海睡。

  今年28岁的徐超大学毕业之后留在深圳工作,只有春节时才能回到济南,而这个春节也被徐超称为最累的春节。去年10月份,徐超和女朋友刚结了婚,正月初二,他必须要陪着妻子回烟台的娘家,初四一早就匆匆赶回济南。从初四下午开始,他的行程就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初四晚上,初中同学聚会;初五中午,去看望刚做了手术的同学。最累的还要数初五晚上,当天晚上有三个饭局,其中一个是高中同学聚会,还有一名初中同学刚刚做了爸爸,晚上大家一起吃饭贺喜,当天晚上家里还来了亲戚。无奈之下,徐超先在家里给父母帮忙做好了饭,然后又去赶另外两场饭局,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而且还喝吐了。“大家聚在一起高兴,难免会多喝几杯,但是难受也只有自己知道啊。假期真的是比上班还要累。”徐超说,这也是春节假期和其它假期的区别,如果春节过得太平淡了,也可能就失去了春节的味道。

   [编辑: 张珍珍]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