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青岛信号山的往事:一山高下尽红楼(图)

2014-04-08 09:2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如今游览信号山的游人们会陶醉于这里的自然风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山上曾有过一块刺痛国人的“占领青岛纪念碑”。“1898年11月14日,是德国占领青岛一周年的日子,那天他们在信号山上举行了‘占领青岛纪念碑’的落成仪式。”袁宾久介绍,这块巨大的石碑以当时率军侵占青岛的德国海军将领冯·迪特里希来命名,刻在半山腰上 ,有8米半高,22米长,共分三个部分。中间是一块近圆形的主碑,碑面上刻有一只巨大的德国鹰,环绕这只鹰还有一行德文,大意是“他为皇帝、为帝国赢得了这片土地,这块岩石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迪特里希石碑。”碑体下方的岩石上又刻上了另一句德文,大意是“1897年11月14日海军将领冯·迪特里希在这个地方占领了胶州地区。”而右侧则又用中文描述了同样的事情,但措辞却相当“文言”:“伏维我大德国水师提督棣君德利,曾于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因在此处而据胶域之土地,凡我同僚,实深敬佩。”

  然而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借机进攻青岛,并成为这里新的占领者。袁宾久介绍日军占领青岛后,将信号山改名为“神尾山”,并在石碑的正中央刻上了一句“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也就是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的日子。

  两个殖民者似乎都希望通过“刻石铭功”来让自己的非法侵占长久不衰。然而,历史再一次进行了回击: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从那之后,这个碑就消失了,你现在去信号山上是找不到的。这么一大块碑,没了,只有些很模糊的痕迹在。没有确切资料解释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说这个碑被日本人拆开运回国内了,说现在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也有人说,是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给炸掉了。”2008年,袁宾久则在信号山上发现一些刻有德文字母的迪特里希石碑残片,并推断石碑应该是被愤怒的国人毁掉的。但还有人提出,1922年时,日军只是将刻有“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的鹰徽凿下带回了国内,而剩下的德文、中文字碑则是被国人炸掉了……

  总之,这块记载了一段特殊历史的石碑,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山下的风景:从青岛村到“红瓦绿树”

  如今登上信号山的旋转观景台,不用半个小时,就可以将山下的城区美景浏览一遍。然而这些看似祥和的红瓦绿树间,却掩映着不为人知的曲折往事

  在还被称为“大石头山”时,这里的山脚下是青岛市区内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青岛村。“青岛村是明代由云南迁来的胡姓移民形成的村落,又分为上青岛村、下青岛村,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和浮山所、会前村一样都是青岛最早的一批村落。”据记载,胡氏一族来青后最初聚居于今天信号山下的迎宾馆和龙口路一带,后因繁衍发展、人口众多,原村址无法容纳。于是又分出一支,迁到前海一带筑屋而居,逐渐发展为村落,其具体位置大致在如今的江苏路基督教堂、天后宫、人民会堂和青岛美术馆四点围绕起来的这片区域。因为地势相对较低,这里被称之为“下青岛村”,而原村则被称为“上青岛村”。上青岛村村民多从事农业、渔业和畜牧业;下青岛村因离海较近,居民多为渔民、艄公和商人。

  这座与青岛同名的村落历经500余年的繁衍与发展后,在上个世纪初被德国殖民者拆除。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首先看中了前海一线的区域,要在这里建设“欧人区”。于是自1899年开始,对周边村落进行了大规模驱赶,而青岛村也跟会前村、大鲍岛、小泥洼等几个村庄一样成为了被驱赶的对象。《胡氏族谱》中记载:“不幸遭光绪二十三年胶澳租界之变,德意志独居青岛,大兴土木,张徙附近村落十数余,而故里首当其冲。”

  在拆掉这些村落后,德国人在这一带进行了新的城市规划,如今位于信号山脚下的迎宾馆(总督官邸)、基督教堂、青大附院(总督府野战医院)、“老市府”(胶澳总督府)等城市标志性建筑都是那时修建起来的。随着西方建筑与本土风气的融合,这里形成了“红瓦绿树”的雏形。到了上世纪30年代,山下已陆续形成了龙江路、龙山路、龙口路、龙华路、伏龙路这五条民居聚居街,信号山也由此被人称为“五龙山”。

  而当时山下另一条新建街道则直接被命名为了信号山路。在这条幽静小路上,不仅留存了老青岛安详的市井风情,还散发出城市文艺的芬芳。曾参与过“青岛文联”筹备成立的孟力回忆:“青岛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1950年开始筹备的,一开始设在齐东路8号上。当时这个房子是租用栾宝德的,栾宝德是原来四方机厂的厂长,每年还得给人家租金。后来,中国戏剧家协会买了信号山路25号的房子,说用来给他们成员当疗养院 ,但是后来政治运动就来了,也没人来疗养了。就把这个房子给我们了,于是1955年我们就搬过去了,1957年正式成立。”而1978年进入文联工作的耿林莽至今还记得“那里有楼梯、有阳台 ,有树,整条街道都是青岛味。当时汽车也少,感觉非常好。”

  如今的我们,也许不会再像老青岛们那样在“端午节”到信号山上采艾蒿、“拉露水”。但在登上这座小小的山头,俯瞰城市美景之时,你依然可以指着某处向远方来的朋友介绍:你看那,我家就在那。是啊,我家在这,你家在那,而这山下便是我们共同的家——青岛。

  文/记者 孙英男 实习生 孙艺嘉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青岛 往事 信号山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