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格吉勒图案反思程序正义

2014-11-21 08: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毕舸

  在疑点重重的情况下,从案发到嫌疑人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仅61天,本应起到维护司法公正作用的一道道程序防线纷纷“失守”。如果只有对程序正义的口头尊重和宣扬,却在一个个案件中不断损害程序正义,司法的社会基础就会岌岌可危。

  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布:经过对呼格吉勒图案的申诉审查,认为本案符合重新审判条件,决定再审。案件已经进入再审程序,如果确有错误将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纠正。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呼格吉勒图案的详情:18年前,年仅18周岁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凶手,并以故意杀人罪 、流氓罪被执行死刑。9年前,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供称,“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是自己所为。

  18年,逝者如斯,但真相永不褪色。如今,法院终于决定再审呼格吉勒图案,让人们看到了公正的希望。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18年前的这起杀人案,在疑点重重的情况下,从案发到嫌疑人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仅61天,本应起到维护司法公正作用的一道道程序防线纷纷“失守”。

  无论再审结果如何,呼格吉勒图都已经不在人世。因此,案件重审本身,对于呼格吉勒图而言只具有象征意义。然而,它带给整个社会以及司法体制的深远意义,则在于当我们重新直面这一起疑点重重的案件,试图通过重审来寻找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真相及被损害的正义,从而为呼格吉勒图是否清白,寻求一个基于司法公正的定论,这是为了呼格吉勒图,也是为了其他人不再蒙冤。

  案件再审,是一点一点重拾司法正义碎片的艰辛过程。这些年来,对于司法不公,社会有诸多困惑和争论。而连续多起司法冤案的发生,更加剧了由此而来的深重担忧。司法被称为维系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失守则意味着人们随时可能遭受冤屈乃至更大的横祸。让公众免于对司法不公的恐惧,是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必须重新开启的一道门。

  呼格吉勒图案时隔多年后再度审理,表明程序正义已经成为社会所公认的司法公正理念,而法院也在逐步运用程序正义理念,应对社会舆论对于此案的诸多质疑。此前地方司法机关在破获及审理此案时,留下了诸多存在程序正义执行缺陷、甚至根本无视程序正义的致命漏洞,以至于如今法院必须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将此案推倒重来。

  对于司法来说,程序正义是取信于社会之根源。保障程序正义,需要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及自下而上现实司法实践的相互融合。如果只有对程序正义的口头尊重和宣扬,却在一个个案件中不断损害程序正义,司法的社会基础就会岌岌可危。

  在“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共同期待中,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再审无疑是法治中国的一块试金石,也是司法体制重塑自我公信力的契机。每个案件的审理,都关系到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是加强还是弱化。个体为了正义而失去自由和生命,足以让司法体制蒙羞。“迟来的正义”固然可贵,但背后的代价实在太高。

  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28版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