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的尾声 文化大师们留给青岛的精神年货(图)

2015-01-16 15:47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第四篇章:北洋的尾声 文化大师们留给青岛的精神年货

  公元1925年,民国十四年,中国的北洋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但青岛的北洋时期刚满第二年,青岛也在那段时期里短暂的被称作“胶澳商埠”。回归的青岛在相对稳定的局势中,积蓄着继续攀高的力量。

  这一年的春节来得早但却没有年三十,在1925年1月23日的除夕夜里,在青岛从事教育业的相关人等必是欢欣鼓舞兴致颇高,因为在刚过去的1924年中,虽然各界工人罢工的戏码接连发生,但私立胶澳中学,李村师范讲习所,以及私立青岛大学相继建立开学,丰富了青岛的教育体系,也为青岛的文化孕育提供了肥沃土壤。特别是私立青岛大学的出现,不仅接续了德占时的德华大学,让青岛重新拥有了高等学府,还为诸多当时的文化名家提供了教学机会,使他们在旅居青岛避祸期间共同创造出青岛的文化黄金期,更是开启了整个山东今后的高校建设历程,与山大海大都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私立青岛大学

    

  现存的史料已经很难还原出那年过年前后,这几个校园里的实景和氛围,但胶澳中学使用原德军伊尔蒂斯兵营,青岛大学使用原德军俾斯麦兵营的史实,还是能揭示出一种当时的情愫——弃武而兴文,一座城市才会有厚重的思想。我们也不知道1925年的除夕夜里,是否有留校的学生在爆竹声声中温习着功课,但我们能知道的是这所由中国教育界的泰斗蔡元培、张伯苓出任校董的私立青岛大学,在五年后陆续迎来了梁实秋、闻一多、沈从文、老舍等众多文化巨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寄居青岛时过过青岛的大年。

  



    

年轻时的梁实秋



  尤其是老饕级别的“吃货”梁实秋,在青岛的四年中真是没亏了口舌肚腹,他晚年写过一本《雅舍谈吃》的散文集,其中对青岛的黄花鱼饺子和韭菜篓念念不忘,想必梁实秋在青岛过年时也是频频下箸,大啖这些青岛人家的寻常菜式。

  



    

黄花鱼饺子

    

  在文人汇聚的同时,青岛的金融业餐饮业也在蓬勃发展。山东路(现中山路)和馆陶路上的银行洋行酒店饭庄鳞次栉比,有钱有闲有心情去吃喝去消费的青岛人在经历一个他们当时看来还蛮不错的时代,过年也就像梁实秋笔下的黄花鱼饺子一样变得有咸有淡有滋有味。

  



    

国立山东大学的教授们

    

  北洋时代的落幕正伴随着青岛文化黄金期的高潮,青岛从吸纳货物的商埠升华成了产生文化的源泉,那个时代的青岛人或许并没有觉得这有多了不起,在与大师名家比邻而居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在一样的生活着,赶集逛街买年货,和面剁肉包饺子,唯一不同的是对这座城市前景的解读。谁也不知道青岛这样一个时局避风港还能撑多久,或许一个强人的登台就将改变一切。

  



    

闻一多

        

  但至少老舍们笔下的青岛是安宁的,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实力都在悄然增长。(文/孟祥龙  图/来自网络)

   [编辑: 董芳]

相关阅读

青岛 过年 北洋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