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章:黎明前的黑暗 抗战胜利前夜混乱的青岛除夕 公元1945年,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之年,八年弹指一挥间,但为追求自由所付出的牺牲无比沉重。从1938年开始的奴化教育并不能改变青岛人的中国心,青岛人在1945年的早春焦急等待着青岛光复的时刻早点到来。
现在的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因为背靠崂山面向大海的适宜环境,造就出了多个长寿村。今年已经八十有余的返岭村的刘老爷子还对当时甲申年的局势变化有印象:“那年(1944年)夏天,我们这里的日本鬼子就被打跑了,国民党军队的大官就在华严寺里办公。进了腊月门(1945年1月)最起码不担心据点里的鬼子来抢粮食搞扫荡了。那年
过年,这一带跟我一般大的孩子都玩得特别欢实。”而据档案记载,最远至沙子口、北宅一线的日军据点在当时均已被清除,崂山腹地率先迎来了青岛光复的曙光。
青岛日军投降仪式
但1945年2月12日的除夕夜,对于青岛市区的人们来说仍然是一份难掩住内心深处喜悦却不能恣意声张的煎熬。在战局胶着的1944年,日军轰炸青岛,盟军也空袭青岛,青岛百姓对飞机的惊惧一直持续到了过年。青岛的日伪政府还在大肆鼓吹“日中亲善”的陈词滥调,粉饰着过年喜庆又太平的假象,但物价飞涨的事实是遮掩不住的。
抗战胜利后的青岛街头
有数据显示,1945年春的青岛物价暴涨至1937年7月之前的四倍,营业税按照1944年的八倍征收。“钞票真的成了纸片,日本人还把大批物资向本国转运,让青岛当时的物资很匮乏。别说购置年货了,能保证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就算烧高香了。”家住团岛的市民孙先生转述了自己太爷爷健在时,从他那里听说过的故事。
1945年的春节期间,青岛发生了一次轰动全国的血案。正月初四那天,恶贯满盈的伪华北劳工协会第一训练所内,280多名劳工发起暴动逃跑,日伪军警开枪镇压,造成24死的惨剧。这对当时的青岛市民来说触动颇大,在1944年中,青岛市民多次被迫向日军缴纳“献金”,但破财消灾的愿望是徒劳的,在那样一个社会极其不稳定的特殊时期,个体的命运早就不能被自己掌握。人们只是希望能在战火中偷得片刻安宁,过个没有什么多余奢望的年,但已经穷凶极恶的日本占领者还是用各种手段击碎了青岛百姓这仅有的一点期盼。
在青岛的日本侨俘被遣返回国
整整半年后,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青岛市民热烈欢庆抗战胜利,比过年还热闹还高兴。此时的青岛,建市已接近半个世纪,走马灯一样的政局变幻并没有成为青岛发展的障碍,这座海港已然成为国内一线城市。
前半个世纪翻篇之后,青岛即将迎来接下来这半个多世纪的另一番别样的前途。
文/孟祥龙 图/来自网络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