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章:难以忘却的饥饿 三年困难时期掺着地瓜面的饺子 公元1961年,新中国成立的第十三年,在摸索着向前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或主观夸大或客观灾害的严峻困难,尚未找到经济建设正确方向的那些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1960年的夏天,
青岛地区发生严重灾情,粮食大幅度减产,全市粮食总产量只有55000多万斤,每个农业人口平均不足190斤。因此,在紧接着的1961年的除夕,粮食都不够吃的青岛百姓过了一个肚子受屈的年,在当时,“粮票”成了每家每户都望眼欲穿的香饽饽。
三年困难时期
跟新中国同龄的赵女士是土生土长的老青岛,虽然1961年2月14日的除夕夜她家里的团圆饭吃的是什么,她已经记不清了,但“喝稀的”和“吃不饱”是她怎么也忘不掉的,“我兄弟姊妹五六个,全靠父亲一个人养活着,粮票很有限,白面在当时是很奢侈的,吃得最多的是地瓜干和照得见人影的稀饭汤,就算
过年了也是吃这些东西,饺子皮里掺进很多地瓜面,玉米面或是豆面,馅儿里也几乎见不到肉星儿和油花儿”,赵女士唏嘘道。
资料显示,1961年1月,已经进了庚子年的腊月门,青岛市人口每人每月粮食定量水平普遍下调,开始实行“低标准,瓜菜代”,指的就是当时流行起来的一个词“代食品”,为了应急救饥,一切能吃的东西都被摆上了餐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置办年货是不可能的,能够省一些粮食让全家人在大年夜吃顿饱饭,吃顿饺子才是最现实的。
当年救命的地瓜干
史称的“三年困难时期”是笔者询问过的几位亲历者都难以忘记的,最主要的描述就是一个“饿”字。当滞后效应让种种消极影响在1961年集中呈现时,就使得那年除夕变成了一份特殊且难忘的感受,对于1960年遭遇严重灾情的青岛来说,尤其如此。
虽然生活困难,但那个时期过年时的一些风俗和礼数还是有的,要打扫屋子,要贴对联,要放鞭炮,要祭奠祖先,要给逝者烧纸,初二晚上要送年,初三一大早就要去丈人家等等。物质上的困难永远也压不倒有韧劲儿的人们,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经验和训教是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寄托,人们总是在周而复始的不曾改变的年关活动中,期盼着祖宗保佑,期盼着来年会更好。
“一转眼就5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十一二岁的孩子跟当年的我差不多大,挑肥拣瘦的吃东西,这个不合口味,那个不好吃的,真应该让他们多了解了解以前我们这辈人小时候过年时揭不开锅的窘迫,他们才会珍惜现在的好生活”,赵女士语重心长的说道。
时代的发展总会有反复,但社会向前进步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文/孟祥龙 图/来自网络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