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海建
近日,甘肃天水师范学院的小杜想上网报考公务员时,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被他人报了名。这个消息在其班级里炸了锅,随后班里35名同学里,有28人发现个人信息被盗用。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找回报名序号后发现,信息被盗的28人中,有20人都“被报考”了同一个单位——“徽县财政局”。随后,学生们向派出所报案处理。(本报6月4日A43版报道) 要不是自己有报名公考的心,估计谁也不知道早已“被报名”。全班35人,竟有28人的个人信息被盗用。熟悉公考报名的都知道,这些个人信息绝非姓名加身份证号那么简单,毕业院校、报考部门、户籍所在地等一应俱全。那么,这些成套的考生信息,究竟从何而来?
毫无疑问,个人信息是大数据中的“核心数据”。此前,中消协发布《2014年度消费者个人信息网络安全报告》,结果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受访消费者过去一年里遭遇过个人信息被泄露或窃取等现象。当此背景之下,公考报名人数中究竟有多少是掌控真实数据的“虚拟报名”呢?这个问题并非杞人之忧。一方面,作为“被报名”者,如果没有报考意愿,根本不会发现信息被利用的真相;另一方面,“从公务员报考环节看,保密工作是非常严格的,如报考人员的电话,审核人员都看不到”,那么,“被报名”而难以被程序甄别的概率,可能还不小。再说,如果大量虚假报名涌入某一岗位,这无疑给其他考生造成一种假象,僧多粥少、竞争惨烈,万一让意欲报考者“知难而退”,这就大大降低了“造局者”的竞争压力。
公考在阶层流动中的现实价值,足以撩动某些铤而走险的心。大面积“被报名”自然会有公安等部门盯着,但如果“被报名”的伎俩玩得高明一些,国考程序能主动地火眼金睛窥破“秘密”吗?甘肃天水事件起码说明,个人信息保护固然重要,公考程序查漏补缺亦不可少。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