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枫逸
“70 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根据原商业部制定的《冷库管理规范(试行)》:肉类在-18℃条件下,保质储存期为10~12个月。这些“70后”猪蹄、“80后”鸡翅,已经远远超出保质期几十倍。它们有的来自疫区,本身可能含有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细菌、病毒,加之走私肉运输条件恶劣,往往解冻腐烂又重新冷冻,其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不堪想象。此外,后期加工环节中,不法分子为了去除表面污渍,往往大量使用过氧化氢等违禁添加剂,对公众食品安全造成二次危害。
走私“僵尸肉”屡禁不止,一方面在于经济利益驱使。以鸡爪为例,一吨冷冻鸡爪的进货价仅为4000~5000元,经过解冻、加工、包装后,一吨售价高达2万元,利润不菲。更关键的是,监管部门缺乏群防群控。目前,各省份都成立了打击走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海关、公安、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十几个部门,看似参与度很高,但有时常常是“谁都参与、谁都不管”。
走私“僵尸肉”一路狂奔,严重威胁公众食品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坚决挡在餐桌之外。除了运动式的打击冻肉专项行动,有关部门更需要厘清职责,明确分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监管体系。对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来说,应加强走私冻品的源头管控。根据“化整为零”、人货分离的走私新特点,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在走私猖獗的边境地区设置严密的监控网络,堵住冻品走私入境的渠道。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