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海英
这些天,一篇名为《泪》的小学生作文火了。文中沉重的叙述又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带到了贫困的大凉山。记者深入大凉山采访发现,在这里,依然保持着人畜混居的生活状态;7岁娃到现在还没有洗过澡,家里也没有厕所,连卫生纸都没有见过。(8月7日新华网) 尽管舆论已经多次聚焦大凉山穷困问题,但却没有让人产生“审穷疲劳”,而每次浏览有关大凉山穷困的新闻,仍让人吃惊和不安。这次,是一篇作文把公众目光再次带进大凉山,下一次呢呢,难道也是某种现象、某起事件才能引发广泛关注?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我国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主要居住于某些偏远地区,类似于大凉山这样的贫困地区应该还有。因此,分析大凉山这个贫困样本,有助于我们深刻反思扶贫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让身处贫困地区的贫困居民也能分享到发展成果。
从凉山当地媒体报道来看,从中央到四川省,都对大凉山地区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在给大凉山扶贫方面,官方数据显示,国家在2010年~2013年间,仅在10个扶贫项目中就投入了83.65亿人民币。但从扶贫效果来看,似乎与公众期待还有不少距离。官方的扶贫手段是否与当地的贫困程度相适应,是否完成了每个阶段的扶贫任务,这些都值得反思。
无论是当地人畜混居、全家午饭吃土豆,还是7岁娃从没洗过澡没见过卫生纸,都说明扶贫工作有待完善。如果优先对最困难家庭进行扶贫,优先解决吃、住等基本问题,不该出现人畜混居。如果把孩子作为首要扶贫对象,如果把教育作为扶贫着力点,对小孩大人同时教育,应该不会出现孩子失学、大人吸毒问题。也就是说,扶贫工作既要重视“面”也是重视“点”,尤其是,在利用有限扶贫资源时,要分清轻重缓急,实现精准扶贫。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