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应是力所能及的温暖

2016-05-05 11:0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邓海建

  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坐在邻座。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前面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生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此后,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了电话。老人女儿表示能理解对方的做法,但还是觉得应该帮一下。(5月4日《华西都市报》)

  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女大学生因为没有主动让座,甚至没有被动让座,结果遭到了指责,而她感觉很委屈。这其实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议题:让座是美德,不让座是失德?

  动车让座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第一,女儿没买到坐票,也是挺无奈的一件事。不过,动车不像公交车,有时坐着需要三五个小时还不止。这时候,如果“让座”成风,估计道德成本就会高到吓死人。第二,坐动车不像坐公交,用网友的话说,既然没有座位,“那你能不能买一等座?实在不行,可以坐迟一点有位置的那趟啊”。当然,再不济,有特殊情况,还有列车员可以寻求帮助,是不是非要挤乘客的“座位权”呢?道德不是膜拜的“神龛”,而应是力所能及的温暖。

  这些年,让座从“主动让”似乎变成了“必须让”。拒绝和老人挤着坐动车被指责,这是道德泛化之祸。有人担心,拒绝让座,会让公德斯文扫地。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动车拒让座事件后的网络调查中:一方面是九成人支持女孩的拒绝行为,另一方面是五成左右的人愿意主动或被动让座。看起来,这是很分裂的一件事,但实际上,恰恰是民意理性的彰显:在价值认同层面,民意褒扬了让座的美德行为;但在权利尊重层面,拒绝让座同样不是丑事一桩。

  动车上拒让座,谈不上什么错,更犯不着指责。我们能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能让就让,不让也请待之谦和。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