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青岛人家门口竟有这么多种鱼(图)

2016-05-06 15:48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少鳞鱚(xǐ)、黄尾鰤(shī)……这些可能您连名字都没听过的鱼,其实就生活在青岛家门口的黄海海域里。黄海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粮仓”,它同时扮演着鱼类的越冬场、产卵场和索饵场等角色。60多年来,黄海、渤海海域发现并记录的鱼类从201种增加到323种。不过由于历史上渔业资源并未得到合理的保护利用,黄渤海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剧烈波动。

  添员

  黄渤海多了122种鱼


  “咱青岛家门口的大海里究竟有多少种鱼?”无论是老青岛还是新市民抑或是来青的游客都能说上几种青岛附近海域常见的鱼,但要说这偌大的海里究竟有什么鱼,估计很少有人说得清。

  半岛记者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曾对黄渤海海域的鱼类进行过多次调查。1955年,中国现代鱼类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张春霖编著了《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该书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专门调查黄渤海鱼类的著作,记录了黄渤海鱼类201种。到1980年,丁耕芜等学者对黄渤海鱼类名录进行了补充,使黄渤海已知鱼类增加到290余种。2011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刘静研究员和国家海洋局的宁平研究员总结了黄海历年来的调查统计资料,报道黄海鱼类有321种。

  近日,《黄渤海鱼类图志》面市,该书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静、河北大学陈咏霞、中国海洋大学马琳共同完成的。发现并记录黄渤海海域鱼类323种,隶属4纲、35目、124科、231属。

  探因

  新发现鱼类+南鱼北游


  刘静研究员表示,新记录的这122种鱼类并非全是新出现的鱼,而是随着人们对黄渤海鱼类调查研究的越来越深入,以及研究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对黄渤海鱼类越来越了解,使得报道的鱼类越来越多。

  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确实有以前在黄渤海没有分布,但随着全球气候以及海洋环境的变化,慢慢从其他海域“搬家”来到黄渤海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圆舵鲣(jiān,烟仔鱼)、扁舵鲣(jiān,金枪鱼)、鲔(wěi,吞拿鱼)、短尾大眼鲷(diāo,大眼鲷)等,这些鱼种原本只分布在东海及以南海域,但随着气候变暖、饵料分布变化等原因,分布区域逐渐北移。”

  除了新记录以及新增加的鱼种外,新的分类系统也使得以前错误鉴定的物种得到修订。刘静研究员介绍,新增的这些鱼种主要涉及硬骨鱼纲的鲈形目种类比较多,特别是过去分类存在争议的类群,如鲳属、东方鲀属、鱚属等等,比较典型的种类有少鳞鱚(沙丁鱼)、短吻丝鲹(shēn,白须鲹)、长吻丝鲹、黄尾鰤(油甘)、翎鲳、马面鲀(面包鱼)等等。

  



  释疑

  独特环境成鱼类乐园


  “黄渤海尤其是黄海海域可以说是鱼类的乐园,这主要得益于黄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刘静研究员介绍,黄海是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间的浅海,除济州岛附近的局部海域略深(超过110m)外,绝大部分海域水深不到100m,海底地形平坦。按理说容易造就相对单一的水文环境,不利于海洋生物尤其鱼类多样化的发展。然而事实上,黄海海域却是鱼类种类繁多、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黄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法宝——“黄海冷水团”。

  刘静介绍,黄海受黑潮暖流分支——黄海暖流余脉的影响,水文状况又受陆地气温变化的影响,季节变化很显著。超过40m的中央深水区,冬季表层与底层海水垂直对流充分,都保持低温状态,上下温差差异极小;春季开始,表层水温逐步升高,夏季海水层化,垂直对流微弱,表层水温高达25℃以上,底层水温维持在6~8℃(北黄海)至10~12℃(南黄海)左右,形成著名的夏季底层低温水团——“黄海冷水团”。

  黄海冷水团成因相当复杂,主要是由冬季进入黄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而成,并因海面的冷却作用而下沉到深底层,冬季呈垂直均匀状态。春末以后,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再加上降水、河水补给,使得上层海水的密度变小,上下分层。下层水仍保持其低温、高盐特性,因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冷水团。一般七八月冷水团达鼎盛期,9月以后,随垂直混合逐渐加深而消失。

  冬季低温,春季上暖下温,这样的环境适宜温水种生存,黄海暖流的影响和夏季的高温又为暖水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由于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黄海有深水低温区存在,因此,寒冷的冬季和深水区的低温又为黄海冷温种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

  分布

  暖温性鱼类占了一半


  刘静介绍,黄、渤海海区的鱼类区系属于北太平洋温带区的东亚亚区,为暖温带性质,受黄海冷水团影响,其区系组成包括暖水性种、暖温性种、冷温性种和冷水性种等4种类型。其中以暖温性种占优势,其次是一定数量的暖水性种和冷温性种,冷水性种最少。

  暖水性种类约占黄、渤海鱼类物种总种数的30%以上,如鳓(lè)、黄鲫、多鳞鱚、白姑鱼、鲐等。暖温性种类占黄、渤海鱼类物种总种数的50%以上,如鳀(tí)、花鲈、竹荚鱼、黄尾鰤、黄姑鱼、黑棘鲷、真鲷、褐牙鲆等。冷温性种类在本海区所占比例较小,占黄海鱼类物种总种数的20%以下,这些种的存在与黄海冷水团有密切关系,如太平洋鲱、太平洋鳕、云鳚(wèi)、绵鳚、玉筋鱼、许氏平鲉(yóu)、大泷六线鱼等。冷水性种类最少,约占黄海鱼类物种总种数的1%左右,只有细身宽突鳕、黄线狭鳕等少数几种。

  



  揭秘

  青岛渔业资源变化史


  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平民百姓,都对青岛周边渔业资源的变化感受颇深。专家表示,不同时期的优势资源种类又不尽相同,资源更替现象明显。

  1

  当年随便一网鱼乱蹦


  家住金口路的王文新老先生回忆他40年前在海边捕鱼摸虾的场景时说,“那时候从团岛到沙子口,前海随便一撒网就能捕到鱼,大虾蟹子也很常见,现在只能偶尔挖个蛤蜊了。”老人的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青岛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刘静研究员介绍,过去黄渤海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拥有烟威渔场、石岛渔场、青海渔场、海州渔场等优质的近海天然渔场。

  遗憾的是,黄渤海渔业资源在历史上并未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期的短短几十年内,黄渤海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许多优势种类,现在都已经面临资源衰退,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型、低质鱼类。

  刘静表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环境的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人类活动对黄海渔业资源的影响。首先,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近岸大规模养殖等行为,致使近海海域环境恶化;其次,由于过度捕捞致使鱼类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亲体补充,幼鱼还未成熟就被捕获上岸。

  2

  不同时期更替明显


  刘静介绍,鱼类资源结构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时期的优势资源种类又不尽相同,资源更替现象明显。

  20世纪50到60年代,太平洋鳕、高眼鲽,钝吻黄盖鲽,石鲽等鲆鲽类及小黄鱼是黄海冷水种鱼类中资源量较大的种类。70年代,太平洋鲱在黄海旺发,成为了鱼类资源的主要成分,而同期的许多冷水性底层鱼类的资源量大幅度下降。进入80年代后,太平洋鲱的资源量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小型中上层鱼类鳀,及小黄鱼的幼鱼。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黄海鱼类资源利用量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期,但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使其资源结构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冷水种资源鱼类的小型化、低质化的趋势明显。该阶段黄海数量上较大的除了鳀、小黄鱼的幼鱼和低龄的蓝点马鲛外,还有玉筋鱼、绵鳚、大泷六线鱼和细纹狮子鱼及方氏云鳚等。这些底层生活的小型鱼类的过去多作为“杂鱼”处理。结合历史资料及最近在黄海进行的底栖生物调查,可以发现其分布范围及资源数量虽然也有一定萎缩的趋势,但变化并不是十分剧烈,总体上资源尚存一定的潜力。

  3

  目前渔获鳀鱼占大头


  目前黄海渔获物组成中以鳀占绝对优势,传统经济鱼类如小黄鱼、银鲳、太平洋鳕、蓝点马鲛(鲅鱼)、鲐、带鱼、鲆鲽类等所占的比例很低。底拖网调查的渔获样品也以鳀为主,其它优势种为细纹狮子鱼、六丝钝吻鰕虎鱼、黄鮟鱇等经济价值较低的种类。

  小黄鱼、大黄鱼、带鱼、墨鱼被誉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四大家鱼”。每年四五月,黄海水温开始上升,在外海越冬的小黄鱼,便集群向近海作生殖洄游,形成小黄鱼汛。60年代以前,黄海、渤海小黄鱼资源非常丰富。自1961年小黄鱼资源逐年减少。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由于滥捕,过度开发,黄海海区这些渔场的小黄鱼资源急剧衰退,难以形成鱼汛。近年来,由于“禁渔期”的实施以及海洋环境生态的改善,小黄鱼资源有所回复,但个体仍然较小。渤海的带鱼肉细味美,曾是渤海湾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目前数量正在大幅减少,如今市场上很少见到渤海带鱼了。

  



  保护

  大海“变富”:资源咋恢复?


  面对黄海渔业资源衰退这一事实,经国务院批准,从1995年开始,在黄海实行夏季全面休渔制度。后来时间逐渐延长,禁捕范围也在逐步扩大,2009年在整个黄海实施3个月的全面伏季休渔。这些措施使黄海近海海洋渔业资源的状况得到区域性、阶段性地改善,缓解了黄海过高的捕捞强度对近海渔业资源造成的一些压力。

  拖底网捕捞危害大

  若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黄海中部深水区几种主要冷水性鱼类,作为优势种,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物群落。但由于人为的过度捕捞,这个稳定群落的生物量大为降低,但并未造成这些种间或类别间的替代,而是导致包括优势种在内的多种鱼过度捕捞群的全面衰退。例如,在黄海北部区域失去了原有的高眼鲽产卵场之后,石鲽却取而代之,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石鲽渔业。而黄海中部深水区,历经多年的底拖网捕捞,特别是近几十年小功率底拖网船的过度捕捞,非但鲽科内未出现过替代迹象,其它冷水性鱼类亦然。

  黄海中部深水区这种特有的环境和生物群落,使得它的原有功能和结构难以被替代。在这一冷水性底层鱼类群落中任何一个种群的存在与否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它的优势种,一旦人为干扰时间过长,极有可能造成这一群落的彻底破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底子好,保护可恢复

  就黄海冷水性的鱼类资源而言,现在以较高营养级的高眼鲽、太平洋鳕和低营养级别的绵鳚、细纹狮子鱼和方式云鳚为主的底层冷水优势种尚存在一定的补充量和较广的分布区。他们主要生活在40米以深黄海冷水团控制的区域,属于底栖生物食性,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近岸环境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小。

  虽然近年来黄海主要大型冷水种鱼类资源都有不同程度衰退,但它们的底栖生物饵料基础还十分充盈,比如说一些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暖水性的小型鱼类数量变化程度不大。从理论上讲,如果环境条件达到一定程度,黄海主要冷水种鱼类资源可以得到保护和恢复。但由于这些冷水底层鱼不作长距离洄游,同一区域受到人为长时间的捕捞的影响就会很大。因而应合理、定额地开发这些底层冷水鱼类资源,特别是对该水域小功率拖网渔船的控制,有计划和步骤地按照区域性“休养生息”的可持续捕捞,而不能对整个区域一网打尽。

  放流58亿单位收成效

  全面伏季休渔后,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黄海渔业资源。但是,资源好转效果只是局限于当年伏休。不过庆幸的是,黄渤海周边城市早已经意识到渔业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政策、举措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这片蔚蓝世界中的生灵。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循环渔业、低碳渔业等现代渔业体系,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成效显著。期间,青岛市增殖放流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金1.27亿元,放流水产苗种58亿单位;截至2015年底,全市海洋牧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投放人工鱼礁礁体150万空方,建成7处增殖型海洋牧场和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这些措施使青岛近海的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其实咱们所有人都应该有一个保护渔业资源的意识,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比如不食用幼鱼、不在禁渔期采购野生鱼、不使用非法手段和渔具捕鱼,如果都能做到这些,相信黄海的渔业资源恢复甚至超越兴旺时期指日可待。”刘静研究员介绍。

  黄海冷水团是个宝

  除了自然环境下受益于黄海冷水团外,近几年人工养殖也开始尝试借用这个宝贝。三文鱼(大西洋鲑)、鳕鱼、硬头鳟等高品质鱼类,一般都生活在高纬度的冷水中。我国夏季近岸和上层海水温度过高,离岸冷水鱼养殖一直成为无法克服度夏的难题。而它们今年即将在日照以东的黄海海域安家,最早明年下半年就能摆上消费者餐桌。

  半岛记者采访获悉,给课题突破带来最大助力的就是黄海冷水团。从2015年8月到11月,专家组每月对冷水团进行4个航次的调查,测定了冷水团的边界变动以及温度等水文条件的变化规模,为养殖模式的确定提供了水文学依据,并据此申请了相关养殖模式专利。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高勤峰副教授介绍,目前冷水团养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还需要结合产业化不断发展和完善。

  征集

  如果您发现“怪鱼”

  我们请专家帮您鉴定


  “哎呀妈呀,这是什么怪物啊?”近日,沙子口南姜社区的渔民出海打到一条“怪鱼”,养在水中就像一块礁石,双鳍如扇贝,背鳍上排列硬刺,模样怪异。海里捕上“海怪”的消息很快传开,引来不少老渔民上门辨认,但都无法准确说出它的名字。“十来年前我打鱼的时候就见过,当时觉得它太难看就放了,没想到现在又抓到一条。”一位老渔民感慨道。

  据鱼类专家判断,渔民捕到的这条海怪应该叫日本鬼鲉,其主要栖息于沿岸或海岛附近沙泥或石砾底质的海域。具伪装能力,背鳍鳍棘下有毒腺,是海中危险生物。不过其虽然形态怪丑,但肉质却相当鲜美。其实这已经不是青岛第一次捕到或者发现怪鱼了。2014年12月12日凌晨,胶州渔民在渤海湾收网时捕获到一条长1.46米,重100余斤的“怪鱼”,怪鱼头大如斗,身材呈梭形,后来被摆上青岛市一家野生鱼专卖店摊档,引来很多市民围观。不过由于连老渔民也不知它叫啥名。

  市民辛先生是个钓鱼爱好者,青岛前海一线他基本都钓了一个遍了。“我也经常能钓上些怪鱼,拍照片问那些资深钓友也不认识,最后都放生了。”辛先生说,除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鱼,他还欣喜地发现了一些近些年已经很少钓到的经济鱼。辛先生感慨,虽然前海的鱼确实比之前少了,但近几年有反弹的趋势。

  刘静研究员告诉记者,黄渤海海域一些新发现的鱼种,很多都是渔民、商贩们贡献的。亲爱的读者,您是否捕到过或者见过什么奇怪的鱼,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邀请专家帮您辨认,一解您心中谜团,同时也为海洋渔业多样性记载贡献咱们的一份力量。(文/半岛记者 景毅 图/中科院海洋所)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