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吉伟德
任性借调是造成基层人员“空心化”的重要原因。对此,很多地方都有清晰的认识,然而清理之后又往往加剧反弹,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有禁无罚,权力没有被关进制度笼子,任意之下难免问题丛生。 借调作为一种特殊的机关工作人员流动方式,原本是为了解决单位人手不足或专业性人才缺乏问题,但现实中借调“频繁、太随意”,甚至催生失序、失范借调等现象:时间越来越长、形式花样百出、变相违规借调。使得被借调者进退两难,基层“失血”。(6月26日《长春日报》)
借调作为一种临时性人力解决方案或人员流动方式,的确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然而,现实中,借而不还和长期占用,已成为一种潜规则,甚至成为一种变相晋升的通道。
在基层,借调是造成人员“空心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乡镇一级,有些地方人手本就稀缺,年轻一点的几乎被上级部门借调一空,造成正常工作难以为继。按照程序规定,借调人员要经过借用单位和被借调单位的双方同意,还应有主管领导审批后报人事、组织部门备案,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如需延长则要重新履行手续。然而,在基层极不情愿被借调的情况下,非正规程序使得借调乱象横生。
任性的借调行为,往往不受程序性限制。借用单位绕开了组织把关程序,而通过行政长官的个人意志,先借后批或权力强借,导致基层单位既不敢怒也不敢言。这种乱开口子的借调行为,一个最大的弊病在于,其不会考虑到总量性需要和结构性差异,使得借调变得极其随性。一旦规则的口子被撕破,把控的制度失灵之后,那么违规借调就会愈演愈烈。
这种随意性的后果会造成供需严重失衡。上级对借调行为极为依赖,在加速基层失血的同时,也会导致人员使用不合理。一方面,上级权力机关因为人员臃肿而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基层人员不足又使得工作难以开展。更重要的是,当借调成为一种关系的比拼后,其实也等于从根本上扰乱了正常的竞争关系。
权力失去约束就会滥用,当借调太任性,给其定规矩防“出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解决出路在于,一是要给借调行为立下程序性规范,比如严格要求经过组织程序,尤其是要在充分研判和组织评判之后,才能作出是否借用的结论。二是借用时间要严格控制,不能长期借用或借而不还。三是对违规借用行为应给予问责,对非组织程序借用人员,除了要及时进行清退之外,还要果断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其实,对于违规借用行为,很多地方都有清晰的认识,自上而下的清理也开展了多轮,但往往都是清理之后加剧反弹,状况反倒进一步恶化。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有禁无罚,权力没有被关进制度笼子,任意之下就难免问题丛生,“任性”借调行为则会积重难返。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