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

2017-04-24 08:3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王学义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希望轻松点、简单点也没错。只是,过度沉溺于浮躁阅读,就可能因长久的惰性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经典名著正是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坚持阅读,可以让人们加深对人生、人类社会以及文明的理解。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阅读”二字明显热门了很多。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近日发布,数据显示,0至17周岁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为85.0%,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同比增加1.15本。另外,只有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数据的背后,是人们对阅读的渴求日益增长,也乐于花时间亲子阅读,全民阅读的氛围愈加浓厚。不仅如此,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远高于成年人,这也是民族的希望。

  当阅读逐步成为共识,另一个问题便提上日程,那就是:读什么书好?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费力不讨好。因为必须承认,阅读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每个人兴趣不同,选择也便不同,而时下流行的某些阅读方式又太浮躁,此时,有必要重新倡导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其实,“世界读书日”设立的初衷就是向经典致敬。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忌日,为了纪念他们为世界文学所做出的贡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天确立为“世界读书日”。如今,虽然人们口口声声说“经典永不过期”,但不可否认的是,“浅阅读”和“轻阅读”正大行其道,很多人对经典名著视为畏途。

  诚然,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希望轻松点、简单点也没错。只是,过度沉溺于浮躁阅读,就可能因长久的惰性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导致了很多人只喜欢手机上的各种“鸡汤文”,动辄被“标题党”带进沟里;只看过几句话就开始肆意宣泄情绪,沦为“键盘侠”。

  经典名著正是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坚持阅读,可以让人们加深对人生、人类社会以及文明的理解。随之所培养出来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当然,经典名著也有很多,可以读康德、海德格尔、马尔克斯、霍金,也可以读司马迁、曹雪芹、鲁迅、莫言。而且,经典名著并非全在故纸堆里,也绝非高不可攀,假如喜欢《人民的名义》,大可以找周梅森的代表作来看;沉迷美剧,也可以读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只要有阅读的兴趣和耐心,经典名著同样会以书香墨香,回报你万种风情。

  当然,除学习和工作之外,或许并无任何“必读书目”,也无须强给自己定指标。阅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切的选择和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更丰盈、更自由地过好有限的人生。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