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华侨生本质就是高考移民

2017-04-25 09:1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韩金惠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填补政策漏洞,杜绝各种钻空子的行为。而在进一步规范报考条件审查的同时,也不能对明目张胆的中介和培训机构放任自流,只有对其严加整治,才能斩断“华侨生”背后的黑色利益链。

  “对不起,没能早点告诉你,其实200分就能上‘211’大学。”某教育机构推出的一组营销广告,让华侨生联考一时风头尽出。该机构负责人“指点”称,非京籍家长要想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要通过办理菲律宾绿卡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让孩子获得华侨身份后,再去国外待两年,“出口转内销”,等坐到华侨生联考考场时,“土著”就变成了“华侨生”。(4月22日《中国教育报》)

  平时都在一个班上课的同学,临近考试,却摇身一变成了“华侨生”,这种考生身份的“易容术”实际就是前些年的“高考移民”,只不过“移民”范围由国内扩展到了国外。与“高考移民”一样,钻政策空子的“华侨生”侵占了真正符合录取条件考生的指标,降低了他们的录取比例,破坏了教育公平的大环境。  

  “200分就能上‘211’大学”,这样的宣传语对于家长们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但是,培训机构公然在平台上打广告,公开举办宣传讲座,相关教育部门岂能不知?那么对于目前华侨联考的漏洞,参与录取的高校和组织者联招办,为何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呢?报道中,厦门大学工作人员回应表示,对于学生是否具备全国联招报考资格,学校不做审核。而掌握审核资格的联招办却对此表示很无奈,“不是我们不管,而是政策没改的话,我们是没办法限制他们的。”

  按照现行全国联招简章,报考人员持有并满足中国护照、外国长期居留权、报名前4年中累计2年在国外居住、高中三年成绩、高中毕业证书等资料和条件,就可以华侨生身份报考。也就是说,通过投机取巧取得华侨身份的考生,虽然不合理,却是“合法”的。

  鉴于当前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填补现有政策的漏洞,杜绝各种钻空子的行为。在具体方法上,法律界人士也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由于绝大部分“华侨生”父母长期工作、生活在国内,并不会像真正的华侨生父母拥有国外工作、生活的经历。主管部门应在这方面想办法、设门槛,要求报考者提供这方面的材料。

  当然,对于目前的“华侨生”乱象,中介和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培训机构利用自己的关系网,采取海外投资办学以及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设立海外教学基地等方法,打造自己的“华侨生”升学绿色通道。所以,相关部门在进一步规范华侨生报考条件审查的同时,也不该对明目张胆的中介和培训机构放任自流,只有对其严加整治,才能斩断“华侨生”背后的黑色利益链。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