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瞎扯!专家讲解岛城防疫情况

2017-04-30 10:22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小伟

  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在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黄保续博士看来,这就是瞎扯。4月29日,他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介绍,岛城相关防疫工作到位,相关禽类产品都能达到全世界最严的欧盟标准,市民可以到正规市场放心挑选食用。H7N9流感病毒传播能力非常有限,天气转暖阳光照射就能将其杀死;普通市民接触到H7N9流感病毒的几率很小,“不能接触活禽”这一说法也不靠谱,养殖环节的家禽业也仅有万分之几的感染概率。

  

黄保续



  H7N9流感疫情显著下降

  黄保续博士是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流行病学专家组组长,他介绍了目前国内H7N9流感情况。“H7N9流感在中国的流行呈现季节性特点,算到2017年已经是第五季了,因为秋冬季节家禽需求旺盛,禽类调运频繁,消费者去市场的频次高,另外秋冬季节温度低病毒容易存活。”他介绍说,从新闻报道频次下降上也能看出,全国疫情在显著下降。

  具体原因则可以归结为4点。“活禽交易市场的1110政策发挥了效用。”黄保续说,这是最为有效的一个措施,具体做法是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库存,这样做就把病毒循环链接切断了。他说,活禽交易市场是病毒的循环器、放大器、传播器、扩散器。因为市场上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家禽,同时市场的环境比较湿润,如果消毒、清洗、休市措施不到位,很容易滋生病毒。

  第二点,很多地方特别是疫情发生的地方已经关闭了活禽市场,病毒滋生繁殖的环境就没有了。“第三点是针对跨省调运家禽,实施基于实验室检测的检疫出证制度,所有的家禽要经过实验室检测,证明没有病毒感染,才可以流通,这样就切断了病毒扩散传播的一个途径。”黄保续表示,以前都是通过表象,查看家禽是否健康,现在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这是检疫制度的提升。第四点则是天气转暖,H7N9流感病毒抵抗力不强,阳光、紫外线照射就能杀死病毒,综合起来,就出现了病毒感染人情况下降。

  岛城防疫工作排全国前列

  那么,岛城防疫工作情况如何?作为青岛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专家组组长,黄保续对青岛的情况非常了解,“可以说,青岛的防疫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产业水平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具体措施方面,“首先岛城监测预警工作做得非常好,今年春防期间他们对所有养殖场户进行了排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同时按照代表性原则,就是对不同的生产环节、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地区进行抽样近2万份,没有发现问题。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能够及时发现病原。”

  黄保续介绍,岛城的家禽产业生物安全水平非常高,防疫条件做得非常到位,“这个主要体现在我们青岛的家禽业的养殖规模化程度在全国居于前列。当然也有散养,对散养,采取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措施,就是进行隔离,加防鸟网,防止野鸟和外地的禽类进入,这样就可以阻断外来病毒的入侵。”

  第三点则是检验监管工作,“青岛的实验室通过了质量认证,具备检测的能力,这样就能够很早的实施对入市禽的检疫,对大家报告疑似禽的检疫,检疫的水平高,能够杜绝感染或者发病禽进入市场流通。”黄保续介绍,青岛在所有的毗邻的交通干道都设置了公路检查点,可以堵截外来的具有风险的家禽及其产品。半岛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劝返了40余辆无动物检疫证明和流感检测不合格的活禽运输车辆。据黄保续介绍,青岛也较早落实了活禽市场的1110制度。4月17日以后,青岛市有关部门又关闭了220个涉及活禽交易的市场。

  岛城禽肉产品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基于上述多种措施,黄保续表示,随着天气转暖影响,“我们判断H7N9在青岛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他说,青岛目前春防工作刚结束,即春季对所有的动物进行集中的大规模免疫,提高动物的抗体水平,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增强,从动物保护水平提高、切断传播途径、消除动物传染源的滋生环境方面着手,青岛市已经连续多年没有疫情发生,目前也没有疫情。

  黄保续说,去年10月去荷兰考察家禽生产情况,在一个超市发现了青岛企业生产的产品,“当时非常高兴,欧盟的禽肉准入标准是非常高,是高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我们的产品能够出口到这里,证明我们的防疫工作是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或者说得到了国际最高标准的认可。”

  黄保续表示,相比之下,南方一些省份出现人感染H7N9病毒集中爆发,这里面涉及到消费习惯问题。因某些省份居民喜欢现杀现宰的活禽,“如果说市场条件不那么好,感染的机会也就出现了,所以提倡人们尽可能改变消费活禽的习惯,相关部门要引导居民吃生鲜的禽肉,形成一种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的进程,从而杜绝病毒传播的风险。”他说,青岛在畜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好,所以说人感染的风险是很低的,可以放心食用。

  避免接触禽流感,记住3条

  为什么说“食用大盘鸡感染H7N9”是瞎扯?黄保续表示,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感染禽流感、接触到禽流感病毒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3个条件下才可能够接触到病毒,第一个是接触过感染或者发病的禽,第二个是去过活禽市场,如果市场环境不太好,就可能存在感染的家禽;第三种可能性是接触野鸟。”黄保续提醒,H7N9流感病毒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接触家禽痰液、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农具、蛋托、车辆等,才能够接触到或者感染流感病毒。

  确定了这样的3个条件后,市民应该就明确了如何避免风险。“第一,不要去接触发病、感染的家禽,就是蔫了吧唧的禽。但是有种说法是不要接触活禽,这是胡说八道,因为全国的家禽感染几率很低。我们中心做过一个研究,在养殖环节的家禽,感染的概率只有万分之几,想碰这个概率是几乎没有可能的。第二,不要跟野鸟接触。第三,吃禽肉方面,要到大型超市、规范化市场购买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黄保续介绍,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没有一个人员是经过接触禽肉而感染的证据,“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触活禽或野鸟以后尽可能洗洗手。”

  如何做到不接触野鸟?黄保续表示,鸟类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市民不要去破坏它的平衡,不要去它的生存环境当中就没问题。他介绍,H7N9病毒有这样的特点:传播能力非常有限。“口蹄疫病毒可以随风传播80公里,在H7N9病毒感染或者发病的养殖场下风口,这种最容易传播的情况下,只是到40米外的地方,就检测不到病毒了,所以距离40米去观看野鸟这种行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链接

  什么是H7N9


  流感病毒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个基因,按照HA基因,该病毒分为18个亚型,按照NA基因,可分为11个亚型,由此可以组合成H1N1到H18N11等近200种亚型,多是低致病的,较为人们熟知的H5N1、H7N9等都属于其中之一。

  H7N9不应叫做“禽流感”

  早在2015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一起制定了《人类新发传染病良好命名导则》,呼吁不以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等命名新发病,从而降低因疫病命名不当对贸易、旅游、动物福利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对一些文化、社会、国家、区域、团体、专业或产业的歧视。日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莫妮克·艾略特在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冬天今年春天出现的人感染H7N9疫情对我国禽蛋产业造成重创,在病毒的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不应将H7N9流感成为禽流感。

  从业人员是否更易感染H7N9

  从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从事家禽养殖、贩运、销售的人群及家禽屠宰场工作人员,感染发病的极少,而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容易出现发病。

   [编辑: 刘晓明]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大盘鸡 H7N9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