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学义
空调车覆盖率与气候炎热程度等客观条件有关,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还是要多倾听百姓呼声,坚持公交优先。毕竟,乘车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关乎城市形象,关乎百姓获得感。 7月23日合肥最高温达到了40.3℃,部分非空调公交车车厢内温度甚至达到了56℃。7月23日中午,记者对合肥的非空调公交车进行探访,坐在快成蒸笼的车厢内,乘客、司机都备受煎熬。(7月24日《安徽商报》) 这个夏天的“蒸笼季”来得特别凶猛,很多地方创下气温新高。天天坐公交车的普通百姓,深知“蒸笼车”的涵义。像合肥部分公交车车厢内温度达到56℃,这样的日常生活,已有了“挑战极限”的感觉。
这个时候,人们无比期待空调车。从全国来看,非空调车逐步升级为空调车,已是大势所趋,目前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个过程究竟要多久。据报道,目前合肥正在运行的公交车中,空调车占比达85%——这个比例超过了很多城市。合肥将逐步对剩余的600辆非空调公交车进行替换,最终实现空调车全覆盖。当然,具体时间表并未列出。
高温下,更换空调车的呼声很高,那么,为何很多城市的进展往往比较缓慢?是什么原因挡住了空调车?其中有审批问题。据了解,空调公交线路的设置,需要交通运管和物价等多个部门决定,公交公司只是运营企业,没有决定权。所以一些城市曾出现这样一幕:公交公司已更换了空调车,但迟迟没走完审批流程,只好关闭空调运行,乘客望“空调”而兴叹。对此,有一条“苏州经验”可供借鉴。本来按照规划,苏州要在2015年完成空调车全覆盖,但2013年8月13日,时任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应两位市民邀请,亲身体验了一把没有空调的“蒸笼车”。体验结束后,他当即决定把更换进度提前一年。这也说明,管理者多下基层非常重要。当然除此之外,相关听证、论证也必不可少。
再就是众口难调。空调车一般票价2元,非空调车票价1元。天热时,很多乘客不在乎多掏1元,但天气稍微凉爽时,一些人又认为开空调浪费资源,多1元又增加了出行成本。然而,公交司机并没有在短期内随时更改票价的权限。当然,对此也有解决方案。比如,从去年8月1日起,青岛市尝试在15路、25路、31路和605路等四条普通公交线上,试行“一线两制”票价政策,普通车、空调车混合运行。今年,这样的线路有望继续增加,在改善市民乘车体验的同时,也能兼顾票价的公平性。
当然,空调车覆盖率也与气候炎热程度等客观条件有关,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还是要多倾听百姓呼声,坚持公交优先。毕竟,乘车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关乎城市形象,关乎百姓获得感。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