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近万件老物件 男子想办展馆复原里院文化

2017-11-14 10:46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郝莅圣收藏的各种零碎老物件,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青岛的百年历程。



  

老笔记本记录了本子主人的生活日常。



  

上百件锁具见证社会变迁。



  

这个民国初年的老皮箱上印有栈桥、天主教堂、洋车等图案。

  

  印着栈桥回澜阁图案的雕花皮箱、见证了青岛啤酒厂百年历史的老酒起子、记录普通人生活的老笔记本……这些留存着老青岛人生活印记的破旧老物件,对常人来说是只能扔进废品站的“破烂”,对收藏者来说是品相破损的“中下品”,可在郝莅圣眼中,这些却都是 “精品”“上品”。 10多年来,家住老台东的郝莅圣在岛城老村、里院和棚改拆迁区域,淘回近万件老青岛人使用过的日用品。在郝莅圣看来,这些老物件见证了青岛从小渔村发展到大都市的历程,他准备将这些老物件捐献出来,建立一个展现青岛市井里院文化的民俗展馆。

  别人的“破烂”是他的“宝贝”

  “这些别人看不上眼的老物件,是青岛从小渔村发展到大都市的历史见证。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郝莅圣10多年来收藏的“宝贝”。郝莅圣搞收藏20多年了,被青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特聘为名誉会长兼首席收藏品鉴定专家。除了官窑瓷、宣德炉、唐三彩等各种珍贵文物外,最让郝莅圣得意的,还有近万件别人眼中的“破烂”。这些别人根本看不上眼的老旧日用品,是他在胶州湾沿岸旧城、旧村改造中,从搬迁居民家中淘回来的。郝莅圣在市区有5处收藏工作室,在郊区有一处仓库。青岛文化街文物楼的“蓿宝斋”工作室,是他的收藏室兼微型展馆。房间四壁摆了一圈老式木柜,木柜中摆满横跨近一个世纪的锁具、灯具、皮箱、笔记本、酒起子……房屋中间的老式方桌被德制风琴、通用公司的老电风扇和日占时期的酒壶等老物件占据,抽屉里装着只有老照片上才能见到的木把理发推子。

  棚改区遍淘老旧日用品

  年过不惑的郝蒞圣说,工作室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岁数”的物件。这些老物件多出自老东镇、湛山村,还有团岛、海关后、馆陶路、大鲍岛、小鲍岛、上海路等老城区。这些老青岛人的生活栖息地,保存了代表青岛市井里院文化的老辈生活用品,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为收集这些老物件,一听说哪里拆迁、哪里改造,郝莅圣就往哪里跑。和搬家的老人“拉近乎”,老人们收拾出一些准备扔掉的东西,郝莅圣就会跟人家商量个价钱买回来。一个印有小青岛、栈桥、洋车图案的民国老皮箱,是他买了个新旅行箱向搬迁老人换来的。小鲍岛拆迁时,他发现一个拆迁户门口放了一台旧电风扇,从商标上看是美国通用公司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生产的。郝莅圣花500元买了回来,回家后给风扇除锈、上油,这个近80岁“高龄”的电风扇居然能通电转动起来。

  想办展馆展示市井文化

  为将这些老物件按年代分门别类,郝莅圣将拿不准时间的老物件逐一拍照,到处咨询。郝莅圣说,这些老物件有德占时期的、日占时期的,还有解放后、“文革”时期的,每件东西都见证了青岛一段特殊的历史阶段。他将这些藏品分了十多个系列:各个时期的老家具、老笔记本、锁具、老烟盒烟标、老樟木箱等,甚至还有数十个青岛啤酒厂建厂初期制作的带有广告词的酒起子。 “这些留有青岛印记的老物件,放在我手里只能让很少人欣赏,如果有合适的展厅集中展出,就能让更多人通过这些藏品了解青岛近百年的市井里院文化。 ”郝莅圣说,他想找志同道合的个人或单位,把他收藏的老物件捐出来,建一个展现青岛百年市井文化的展览馆,让这近万件老物件向市民讲述老青岛的历史过往。

  藏品

  账本里的故事


  郝莅圣收藏的老笔记本有2000多本,时间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时期。郝莅圣说,23岁那年,他在一个旧书摊上偶然淘到几本解放初期的旧笔记本。之后,他特别留意收集老笔记本。郝莅圣说,许多老笔记本里记录着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在一本印有“劳动最光荣”的红色布面笔记本中,笔记本主人工整写下了“1979年7月26日工作了”几个大字,每个月的21日,笔记本主人都会记下工资数,然后把花销记在后面:8月工资29元,买东西送人8元、本人花8元……在1980年3月,笔记本的主人还记录了第一次人情开支:同事结婚2元。1980年4月,笔记本主人工资涨到31.3元,他每月存款由最初的10元增加到15元,而且都存“定期1年”。“这就是38年前一名年轻工人的生活写照,仿佛笔记本的主人就在你眼前。 ”郝莅圣说。

  百年“世界名锁”

  “每把老锁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郝莅圣说,10多年的淘换,他收藏了老青岛人使用的近千把样式各异的锁具。他收藏的锁也分三六九等,能放进收藏箱和展示柜的,必须要有原装的钥匙,能正常使用,还得不重样。这些锁有明清时期的鎏金古锁,也有青岛殖民地时期的来自外国的洋锁。

  郝莅圣说,从一战开始,各国列强就开始进入青岛,同时也将各个国家的锁具带入民间,历时百年的洋锁也成了他收藏的一部分。

  在一个玻璃展柜中,10多把标有“YALE”字样的锁具形制各异。郝莅圣说,“YALE”锁始制于美国殖民时期,到现在仍是世界名锁。

  记者 赵健鹏 摄影报道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