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机器人"干1天顶你1个月 技校生成农机创客

2018-07-11 07:3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刘德波在操作机器。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伟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珊

  人工栽大葱平均一天能栽0.7亩,10亩地需要10多天,而一台大葱移栽机一天就能轻松栽上10亩地。大葱移栽机的生产应用解放了大部分的劳动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位大葱移栽机的研发者,就是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2000年毕业生刘德波,他不但发明生产了开沟起垄机、大葱移栽机、大葱收获机等一系列农用机械,还获得了5项专利证书。他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书写了一名技校生的传奇,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创客。

  辞掉工作,闭门造出首辆车

  7月3日,记者来到刘德波新建的工厂,位于平度市重庆路上的青岛澳世佳工贸有限公司。“小张,咱这台机器的耕深在10~600毫米,耕宽在10~1000毫米,所以这个角度一定要精准,才能配备不同型号的刀具。”刚进入到工厂,就看到刘德波在指导工人工作。“我们刚从仁兆镇那边搬过来,刚招聘了一批技术工人,正在熟悉我们这个RX-4开沟起垄机的调整工作。”记者了解到,眼前的这个工厂占地大约1万平方米,开沟起垄机、大葱移栽机、大葱收获机等产品琳琅满目。

  1996年,平度市仁兆镇的刘德波来到平度高级技工学校学习,专攻机械焊接并担任班长,毕业后分配到青岛东风汽改厂工作,从事底盘制造。刘德波感觉到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他渴望自由研发,他渴望运用所学发明出真正解决农民问题的机械,所以毅然回到老家仁兆镇。这里是蔬菜种植区,长年种植大葱、大蒜、大姜等蔬菜。“我家里就种着十几亩大葱,从播种到收获,要经过播种、起苗、移栽、培土、收获五个环节,完全由人力畜力操作,非常辛苦。”刘德波说,那个时候,他就想能发明一种可以种植和收获大葱的多功能机械,减轻父老乡亲的负担。

  2001年,刘德波回乡创业,父母不同意,但还是把所有的积蓄5500元拿出来给他当创业资金。刘德波买了电焊机、切割机、手电钻等,搞了一个月,终于研发出手扶开沟机器,主要用来开沟、除草、培土。开沟起垄机代替了以前开沟犁地的牛,一天可以开沟7到8亩,在这之前,靠人力一天只能开沟1亩地。“我先是给村里人免费试用,用好了再出钱买,没想到效果很好,销量很快就上来了。”刘德波说,当时开沟起垄机销售了500台,他收获第一桶金,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研发不断,技校生成了名人

  随后,刘德波陆续研制升级了开沟起垄机、开沟培土机、大葱移栽机、大葱收获机和田园管理机。经过上百次的试验,刘德波最终研制出一台大葱全程化机械,并称之为“大葱一体机”。“千万别小看了我发明的这台机械,既省时又省力,一台机械能抵30个劳力。”刘德波介绍说,一个成熟劳动力每天280元至300元,可以想象能节省多少种植成本。大葱组合式一体机,被当地百姓誉为“大葱保姆”。

  到目前,刘德波团队已经拥有5个发明专利,采用按需“定制化生产”的方式,一个订单7到15天的周期完成。一台大葱收割机一天可以收30亩地,这在之前是人力30天的劳动量。刘德波成功探索出一条“公司+农机合作社+创业基地+农机户”的农机产业化经营路子,从一位“农机达人”成长为“农机创客”,实现了创业富民的梦想。2016年,刘德波的发明成功问鼎中央电视台财经栏目《创业英雄汇》,同年,入选“中国农业人才库”。

  一心为民,发明之路不停歇

  “我们的研发以及销售市场是定位在中小型农用机械市场。全国有800万到1000万亩大葱种植面积,大葱、大蒜都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同时,农村青年劳动力不足且老龄化严重,农民渴望解放双手,渴望机械化,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刘德波介绍说,通过进一步提高移栽机的专业化和市场能力,达到大葱“全程机械化”,实现“种管收”一体化工作模式,单人可以管理百余亩田。

  在谈到如何让进一步搞研发以及推广时,刘德波微露难色,“虽然每天都在进步,但依然面对人才少的难题。年轻人创新能力不足,甘愿扎根农村、了解农业、关注农民的人才匮乏。”虽然如此,刘德波仍然信心十足,现在的他正着手新的机械研发,准备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逐渐推广到大蒜、大姜等农产品种植上。

  青岛4家科技型企业助推西部扶贫开发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报道

  半岛都市报7月10日讯 10日,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近年来,青岛科技型企业在开展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及科技对口支援工作中,积极将企业现代管理模式、高效运营模式、技术创新模式、市场多元化模式等融入西部科技帮扶工作中,助推西部地区在脱贫开发与创新能力提升中取得显著成效。

  青岛昌盛东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光伏产业“造血式精准扶贫”遍布中西部地区。目前,昌盛集团已在全国29个省份、88个地市完成建设了光伏农业园区,其中西部共建设园区近20个,光伏总装机规模近1GW,遍及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

  海尔集团通过园区建设帮扶西部发展。海尔(贵州)工业园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是西南海尔冰箱生产基地,目前职工人数829人,20年来,企业累计产销量达2000万余台,直接/间接解决就业人数约6000余人,带动当地10余家企业的快速发展。

  双星集团积极推广“伊克斯达”废旧橡塑绿色智能循环利用模式帮扶当地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立伊克斯达(青岛)控股有限公司,在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进行产业帮扶和投资。

  青岛斯普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拓新疆电力、石油石化、冶金等行业市场,实现互利共赢。该公司研发的“电机系统节能减排永磁耦合器和永磁调速器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已在新疆多家公司得到应用,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