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级城市GDP青岛最健康 15个城市中位列第1

2015-10-22 06:4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近日,人民论坛测评中心构建了以增长和稳定两个要素为核心指标的GDP健康度指数模型,应用15个副省级城市2014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同比),对各城市GDP健康度水平进行了统计测算。测算分析结果显示,青岛的GDP健康度得分在15个城市中名列第一位。

  GDP健康度列第一

  这次GDP健康度水平统计测算,即是围绕15个城市,以人民论坛测评中心构建的GDP健康度指数为理论模型,通过应用15个城市2014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水平(同比)、增长波动状况两方面的相关数据,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GDP健康度进行了测算和排名。依据排名结果,进一步将15个城市划分为三个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各区间内城市在经济增长速度(均速)、增长稳定性两方面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分析了各城市在增长或稳定方面所存在的优势、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提高GDP健康度的重点路径。

  测算结果显示,位于第一区间的城市为青岛、哈尔滨、成都、广州、西安,GDP健康度得分在15个城市中依次名列1-5位。不仅如此,这5个城市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均保持了较高的稳定度,在15个城市中,经济增长稳定度分列1、2、5、3、6位。位于第二区间的城市为宁波、杭州、济南、深圳、厦门,GDP健康度得分在15个城市中依次列6-10位。位于第三区间的城市为长春、武汉、南京、大连、沈阳,GDP健康度得分在15个城市中依次列11-15位。“GDP健康度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经济实现平稳,健康,较快增长的发展指标,反映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度与健康程度。”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程国有教授表示,青岛市GDP健康度位居首位,体现了本市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显著,具备长期稳定发展的潜力。

  第三产业成主导力量

  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的影响下,宏观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有优势和发展后劲,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数据显示,随着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不断加快,青岛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2011年,青岛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8%,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随着工业继续向高新技术产业调整,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1%,首次突破50%,占据主导地位。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比重又提高到51.2%。从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看,2014年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速4.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1.5%,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速3.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6.6%;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速3.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6.3%,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速4.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2.2%,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蓝色、高端、新兴产业,是青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力军。转方式、调结构,使青岛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加大,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等行业比重回落。其中,金融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增强。

  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从2014年以来的经济数据看,青岛经济运行保持稳定,质量显著提升,增长水平稳中有升。2014年全市经济增速逐季提升,增速分别为一季度7.6%,上半年7.8%,前三季度7.9%,全年8%;2015年一季度增速为7.7%,上半年7.8%。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全市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平稳,未出现大的波动,经济运行显示出很强的稳定性。2014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5.2亿元,增长13.5%,占GDP比重为10.3%,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升2.3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9亿元,增长10.3%,占GDP比重为12.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经济总量在2014年和今年上半年均位居第7位。今年上半年,青岛经济增长速度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8位,比2014年全年提升2位。而在山东省内,青岛经济总量保持在第一位。

  ■解读

  互联网工业转型拉动利润增长


  青岛市经信委项阳青主任说,今年1至8月份,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6.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6.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全国-1.9%和山东省-1.4%的平均利润增长水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也名列前茅。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就是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青岛互联网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可以概括为“112334”:围绕一个目标:以打造互联网工业强市为目标。突出一条主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两个方向:一是立足存量调强,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二是着眼增量调优,以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体现三大特征:一是建设软件定义的智能工厂,二是发展数据驱动的先进制造,三是打造平台支撑的产业生态。实施“三个五”行动:就是培育5个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互联网工业平台,打造50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设500条(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这“555”不是死指标,主要体现了“选树典型、以点带面,由低到高、齐头并进”的推进路径。实现四个突破:一是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演进,三是智能装备产业跨越发展,四是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目前,青岛正在全力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和创客之岛,率先发展互联网工业成为“三创”的主阵地。

  全市金融机构突破200家

  自2014年获批国家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本市不断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坚持推进载体建设和聚集高端要素并重,金融业年增加值突破500亿元,金融业态超过20门类,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财富管理走在国内城市前列。

  目前,全市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蓬勃发展,新兴金融企业总数占全部金融企业数量首次突破50%,创新金融产品达100多种。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底,青岛金融机构总数已达205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9家,外资金融机构达到31家,占全省的90%。全市各金融机构财富管理规模迅速扩大,全市银行机构2014年度累计销售理财类产品9006亿元,销售基金类产品595亿元,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本报记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GDP健康度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