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作弊者关不上“考研泄题门”

2012-03-20 11: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吴江

  今年研究生考试英语试题泄露引起社会关注,3月17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消息,目前已经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教育部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核查试卷,强化复试考核,对考研作弊考生开除学籍。(3月18日《京华时报》)

  对于学生而言,被开除学籍无疑算得上是一种“极刑”,“极刑”伺候作弊考生,教育部的确是动了真格。泄题事件必然意味着一部分考生已经先行获得了试题及答案,这类作弊行为也必然会导致考试的不公,那么,消除泄题及作弊行为对于考试公正性的影响,其实是应对泄题事件必不可少的善后工作,作为主管机构的教育部,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作弊考生固然需要对自己的作弊行为承担责任。但是,“考研泄题门”显然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学生作弊事件”。其实 ,学生作弊现象并不鲜见 ,甚至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在南京夫子庙的贡院中,就展出有科举时代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弊手段。可见,自从有考试,作弊其实就一直如影随形。

  但是,与通常意义上的作弊往往由考生自发并主导不同的是,在“考研泄题门”中,作弊考生并非始作俑者,也非事件的主导者。相反,面对“考研泄题门”,考生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受害者 。既然试题已经泄露,买答案固然涉嫌作弊,但不花钱买答案,则必然意味着自己将在考场中身处被动。在“考研泄题门”爆出后,就有不少老老实实的考生,对自己“傻乎乎”只顾辛苦复习后悔不已。可见,在“泄题门”面前,考生的处境其实相当被动,甚至非常无奈,非要考生明知考研泄题却拒买答案,就好比考场的黑板上已经公布了考试答案,却仍然要求考生不看一样荒唐。

  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研泄题门”的关键词其实是“泄题”,其处理与善后,也必须围绕着“泄题”这一核心,而不是避重就轻,将“泄题”与“作弊”划等号。不去首先彻查泄题责任,反而拣起“作弊考生”这只软柿子来捏。

  基于此,教育部真要有回应“考研泄题门”的诚意,其实更应彻查泄题门的罪魁祸首与始作俑者,并及时公布泄题事件的来龙去脉。严格的保密制度何以会形同虚设?泄题事故究竟是哪些环节存在漏洞?相比作弊考生,这些更需被追问。

  当然,指望一个人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确不切实际。教育部作为监管者,对“考研泄题门”难辞其咎,所以,指望教育部自爆黑幕,自揭家丑,其实也并不现实。因此,调查“考研泄题门”,其实更应由独立于教育部的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这样,“泄题门”真相也才有望大白于天下。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孟祥龙]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