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唐的青岛情缘:11岁来青 在礼贤书院求学

2014-04-01 09:1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他,是一代才子,诗词、书画皆有涉猎,金石、古玩无不精通。他,又是一个痴人,从小少言寡语,一生爱书如命。他,更是一位爱国志士,抗战期间,变卖家产,将山东省的图书、文物护送入川,守护八年。他,便是主掌山东省图书馆近20年的文化学者王献唐。这位少年时便来礼贤书院求学,日后在青岛写出第一本学术论著,并最终安葬在浮山脚下的“齐鲁文化传人”,与我们这座城市又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近日 ,本报记者走访了王献唐的后人及相关学者,听他们讲述了王献唐的别样人生。

  11岁来青求学,曾在礼贤学习德语

  1896年,王献唐生于山东日照韩家村,祖上曾做过小官,但到父亲家道中落。“他的父亲没有考中功名,但是喜欢收藏古玩,尤其是当时人们还不太在意的商周甲骨和原始人的石器。献唐的名字也是他父亲给起的,用了西域人把玉献给唐朝的典故。”著有《一代传人王献唐》的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介绍,王献唐的父亲王廷霖最终因为手头拮据而做了一名医生,希望“以医为资”来继续自己的金石收藏爱好。尽管家中并不富裕,11岁时王献唐还是被送到青岛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来上学。

  从1907年到1913年间,王献唐在青岛度过了自己的中学阶段。这期间,还认真学习了德语,并于毕业后进入德华大学(原名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预科班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然而一年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岛沦为战场,学校也因此停办。无奈之下,王献唐选择了回到礼贤书院继续学业。他在自述中说道:“民(国)五(年),复入青岛礼贤书院文科。”1916年,已经21岁的王献唐再次从礼贤毕业,由于时局的动荡,已经外出求学十年的他最终只获得了一张中学文凭。

  王献唐的后人介绍,作为家中的独子,王献唐受父亲影响很大,自幼喜欢古文、历史,也涉足收藏界,但后来因为家中衰落,生活贫困,只好学习比较实用的土木工程专业。当年王献唐在青岛求学期间,白天上学,晚上还要到一家报社做兼职。但后来还是因为生活所迫,不能继续学业。不过,通过兼职积累到的经验倒是为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长居青岛,由此踏入官场与学界

  凭借自己在青岛期间学习的德语,王献唐还曾到天津为一家报纸翻译德文小说。但热爱故土的他还是于1918年回到山东,之后出任了《山东日报》和《山东商务日报》的编辑及驻青岛的特别记者,由此开始自己的第二段青岛生活。这段时期内,王献唐不仅“学而优则仕”,也在青岛写出了自己第一本学术专著。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的主权,王献唐也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与了接收仪式,并由此走上仕途。第二年,他被任命为胶澳督办公署帮办秘书。同年,文科出身的他又被安排到青岛财政局税务股当股长。这段期间王献唐在政治上的业绩,我们没有找到太多的相关记载。但在3年的青岛官场生活中,王献唐却忙里偷闲地做了两个“学术尝试”。

  一是发起成立了青岛“中德学社”。1923年,王献唐和礼贤书院的校长苏保志(德国人,原名Dr.Seufert)、自己的同学刘铨法(建筑师,后任青岛九中校长,曾参与设计青岛红卍字会)、尹莘农(丁惟汾的表侄,曾任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校长)等人一起组织了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定名“中德学社”。“主要是研究、翻译中国和德国的哲学、科学、美术作品,促进文化交流。”王献唐还亲自起草了《中德学社缘起》,并发表在了报纸上。

  而王献唐的第二个尝试,便是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学术专著。1924年,王献唐从礼贤书院藏书楼那里借来一部《公孙龙子》,公孙龙是战国时期一位哲学家和辩论家,他提出的“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哲学问题几千年来引得许多学者的讨论。然而,王献唐却认为这些学者的解释“群说纷投,片鳞只爪”。于是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对各家所注进行重新梳理,并于1925年完成了《公孙龙子悬解》一书。

  而当时的王献唐也做好了久居青岛的打算,如今观海二路的王献唐故居便是他购买土地、自己设计并出资建造的。然而1926年,王献唐却因“奸人觊位,设计中伤”而辞职,并离开青岛。“抗战的时候,老先生一个人护着书去四川了,我们家里人就留在青岛,许多日照老乡也来青岛投奔王家,都住在这个观海路的房子里。我也是那时候来的,后来认识老先生的三儿子。当时这房子住了几十号人,都是来逃命的,老先生一分钱也不要,还写信嘱咐我们好好招待老乡。”王献唐的三儿媳告诉记者,这所曾经庇护过许多人的王献唐故居如今已经不再属于王家人。

  执掌省图,为鲁存一脉文献

  离开青岛后,王献唐又曾到京汉铁路局短暂任职,后来他的日照老乡丁惟汾又介绍他到南京做了国民党中央党部的秘书。然而由于不谙官场事务,他最终于1928年离开南京,并发誓不再涉足政治,专心治学。不久,他受命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

  山东省图书馆,始建于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原址位于济南大明湖畔,不仅是全国最早的公立图书馆之一,初期也是一所兼具“收藏金石、齐鲁文物”的博物馆。然而,由于清末民初时局动乱,军阀混战,经费不足,这里的运作早已举步维艰。到了1928年时,日军制造“五三惨案”,强占济南,并用炮火袭击省图。所以王献唐出任馆长时,这里已是“残垣断壁,巨孔如碗”。

  “我是1985年来的图书馆,那时馆里已经没有和王先生共事过的人了,但一提到他,大家都说了不起,说他学问好,又说他为馆里做了许多事。我们现在那个老馆的主楼‘奎虚书藏’就是他在任时主持建起来的,而且学土木出身的他还亲自参与了设计。”李勇慧介绍从1929年到1948年间,王献唐主持省图工作近20年,这不仅是他个人生命中“最华彩的乐章”,也给图书馆留下宝贵的财富。而王福来则回忆:“有一次祖父带我到大明湖,他指着湖对面的铁公祠说,咱们的家就在那儿,然后回身指着山东图书馆说,这也是我们的家。”

  1934年,王献唐主持修建了“奎虚书藏”作为省图的藏书楼。时任上海《晶报》主编的张丹翁专门写信给王献唐称:“遥望奎虚书藏,敬佩山左(山东)文化五体投地。先生实一代传人也。”此时的王献唐还兼任了齐鲁大学教授,主讲文字学和版本目录学。期间,他与国内著名学者傅斯年、李济、董作宾、黄炎培等人往来甚密,坐拥书城又精力充沛的他达到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献唐开始组织将省图的书籍与文物运送到更安全的西南后方。为此,他求亲靠友并卖掉个人藏品来拼凑运费,先将31箱文物运到曲阜“衍圣公”孔德成的“奉祀官府”保存,又从其中精选出部分,和屈万里、李义贵一起运往四川乐山。并将自己守护书籍的小屋命名为“那罗延(佛语中指金刚不坏之意)室”,以示自己坚定的决心。而与此同时,王献唐的妻儿仍留在了已是沦陷区的青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王献唐 情缘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