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唐的青岛情缘:11岁来青 在礼贤书院求学

2014-04-01 09:1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除了图书目录学外,他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学、金石学等方面也很有成就。另外他对哲学和建筑设计也有研究。”

  姓名:李勇慧

  简介:1964年生于青岛,现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著有《一代传人王献唐》。

  记者:我发现目前专门介绍王献唐的文章和书比较少,您是怎么想到专门去写一套介绍王献唐的图书呢?

  李勇慧: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 。我最早在山大学历史,1985年来山东省图书馆工作 ,后来馆里参与编写山东地区的社会科学家介绍,我就被分配去写王献唐,算是开始研究这位老先生了。其实我之前学的是世界史,对他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的爱人张书学是研究近代山东文史的,他帮了我很大忙。我先写了一个简单的王献唐传,又整理了一个王献唐年表。在我之前确实没多少人写王献唐的,更没人写他的年表,可以说大家对他的关注不是很高吧。包括我查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发现里边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还有一些相关学者提到王献唐时竟然也不知道他是谁。后来,我读研究生,学中国近代史,硕士论文是写海源阁藏书的。王先生当年参与过这个图书的抢救运动。最后读博士,单位的领导,我的师兄,包括王先生的一些亲友都建议我写篇介绍王献唐的论文,所以才有这本书。其实,这本书是我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我原来那个论文是很长的。

  记者:您是说写这本书是受到图书馆领导的建议是吗?他们都是王献唐的同事吗?

  李勇慧:是考虑了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觉得王先生一生为图书馆做了很大贡献,但是没有人介绍他。不过,他们自己也没见过王献唐,你想王先生是1960年就去世的,而且实际上,他从1948年就不在图书馆工作了。我当时1985年入馆的时候,据说只有一个看门的大爷见过王献唐,其他人就更没有和他共事过的。

  记者:您说的“海源阁藏书”现在都在咱们馆吗?都是王献唐抢救过来的吗?

  李勇慧:海源阁藏书早就四散了,日本有,俄国有,很多私人手里也有。有一小部分现在在国家图书馆,还有一部分在咱们山东省图书馆里。海源阁现在重建了,但里边已经没有几本当年的书了。另外抢救这个事也不能说都是王先生的功劳,是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先提议的,王先生带领图书馆的人具体做的,抢救来的书都放在那个奎虚书藏里,当时我们老馆在大明湖边上,我刚开始来馆里工作就在这个奎虚书藏里上班。

  记者:当时您写这本书的时候,王献唐在普通人中的名气高吗?

  李勇慧:怎么说呢,专业人士知道他,你问下研究古印章的、研究山东考古的、图书馆学的这样的人都知道他,也都很钦佩他,说他是通学家,不仅仅局限在某个领域。这样让我很奇怪怎么这么多年没人给他写个传记或者文章什么的。但是对于普通大众,不要说过去,就是现在,知道他的也不多,我是专业学历史的,后来干图书馆工作,但一开始也不了解他。

  记者:您刚才说王献唐是通学家,您觉得他都涉及到那些方面了呢?

  李勇慧:除了大家了解的图书目录学外,他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学、金石学等方面也很有成就。这些我都写到书上了,另外就是有关他哲学和建筑学的研究,我还没有写进书里,他研究过宋代哲学、西方哲学,对佛学也很有探究。

  记者:他在建筑学上也有成就吗?

  李勇慧:怎么说呢,他当年在青岛德华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他在青岛那套房子就是他自己设计的,他同学有个叫刘铨法的,现在你们青岛那个美术馆,以前是红卍字会,就是这个刘铨法设计的。而且那个“奎虚书藏”,虽然是请德国人设计的,但设计过程他也参与了。另外就是,王先生的德语说得也挺好,都是他在青岛的时候学的。

  记者:您也说到如今王献唐的名气也不是很高,您觉得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去世太早,还是研究方面太冷僻呢?

  李勇慧:这个我不方便谈,我们学历史都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个东西不是我研究范围,但时间会去印证的。我只是觉得,从我的研究来看,王先生是个爱国的学者,他在战乱的时候想到的是国家图书文物的安危,他把家人留在青岛,自己在四川守护这些珍贵的国家文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情怀。另一个就是他是个有气节的人,不仅对国家大义而言,对自己小家也是。当时战乱纠纷,那些在四川 、重庆大后方的人,也不管家里了,很多人在当地又娶了亲。但王先生一直一个人,等到抗战胜利才回来和家人团聚。文/记者 周晓荷实习生 孙艺嘉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王献唐 情缘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