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投考古,发掘青岛龙山文化 冲破敌人的空袭轰炸,长年流离于岩窟、佛寺……瘦弱的文人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另一部抗战史。“他经常说革命啊,就是要往上冲,就是要革上命。”王家后人说,在
王献唐的坚守之下,这些被运往四川的齐鲁文物终于在1949年重回山东。但这时王献唐却成了一个失业在家的人。原来1948年济南解放后,与国民党过往甚密的王献唐已无法再担任新政权下的图书馆馆长,加上此前他因故未能登上去中国台湾的飞机、堂弟王崇五又是军统济南站的站长等诸多“历史问题”,让王献唐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当时向其问学的赵俪生回忆:“他显得老了许多,偶尔犯病,会突然摔倒……我见过几个居委会的人纠缠他。问他‘王献唐,王崇五是你什么人?是个大特务头子吧!’‘王献唐,那你又是什么人?’……这样的话,他突然摔倒的次数就更多了。”
王献唐的这一窘境引起山东文化界同仁的关注,他们纷纷写信给时任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康生,说希望“考虑到王献唐的学术成就及在抢救山东文物中的突出贡献,对其生活予以照顾。”随后,康生等人亲自登门拜访王献唐,不久将其安排进了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里工作。
1952年,作为考古学者的王献唐回到阔别多年的青岛,主持考察了青岛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并对残存于此的“齐长城”进行实地勘查。1954年,他又参与到了山东省博物馆的筹备中来。
1956年,60岁的王献唐再次来到青岛,与山东大学考古系的师生一起在流亭进行汉墓挖掘。因为生病,王献唐只能在地面上指挥,而出土文物的实际位置则与其口头预测极为吻合。同年,在山东省第一次文物工作会议上,王献唐慷慨激昂地说:“为了祖国,为了现在和未来的全人民利益,要向蓄意破坏文物者作坚决斗争。”
拮据一生,最终安葬于青岛 据安可荇介绍,虽然王献唐当时已是知名学者。可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就连枕头都打了好几次补丁,吃穿更是没什么要求。“他没架子,卖菜的、卖酱油的、卖火烧的,他都能跟人家说上话。有次一个常来卖鸡蛋的人好几天没来,他就去打听问,得知是那人家里有人眼睛长了病。他回来就拿钱,给了那人30块钱去看病。”
1957年夏天,王献唐最后一次来青岛。这次他是参加全国文物会议的,在近十天的会议里,家人陪他一起住在华侨饭店。看着自己少年求学、青年奋斗过的城市,王献唐突然对家人说:“我还是想住在青岛,就在崂山脚下,盖一间草屋,前面种上些葡萄,我每日念书、写字、画画,累了就给葡萄浇浇水,想来也是非常好的。”
可惜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第二年冬天,王献唐不慎摔断了腿,身体状况开始急转直下。随后,他陆续将自己早年收藏的一些珍贵文物及书籍捐给国家。1960年,王献唐因病抢救无效,病逝于济南。
晚年的王献唐没有回到他喜爱的青岛,然而他的后人记住了这个遗愿。1993年,安可荇经过20多年的争取,终于将王献唐的灵柩从济南万灵山运回青岛,安葬在了青岛大学后的崂山支脉浮山脚下,并与另一位学者康有为的墓地相邻。这位从青岛走出的大儒,经历了波折坎坷又成就卓著的一生,终于魂归青岛。
文/记者 周晓荷 孙英男 实习生 孙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