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力量:半岛都市报创刊15周年大事记

2014-08-08 14:3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大事件我在现场是磨练更是幸福

  关键词:重大事件新闻现场

  一个人,不经历练难成长。一份报纸也是这样,不经大事儿的考验,难以成熟成长。2008年,60多天的时间里,国人经历了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会的悲喜交加;同时 ,半岛都市报的记者和编辑们 ,也在 60多天的时间里,一次次出现在一线现场,经受历练和考验,寻求和传播正能量 ;同时还积攒了面对大事儿,如何策划版面、如何策划报道、如何配备采编人员等宝贵经验。

  历练/2007~2008

  



  做“战地记者”虽苦犹荣

  见证人:崔恒亮,体育部主任,是山东省唯一一个亲历汶川地震的记者。

  见证语录:从一个记者成长、成熟来看 ,我是幸运的。因为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刚好在成都;2008年是我的大年,因为在这一年我还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意外遭遇强震来袭

  “从一个记者成长、成熟来看,我是幸运的。因为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刚好在成都”,崔恒亮说。亲历地震、报道地震,不仅成了他最难忘的记忆,也让他瞬间成长了成熟了不少。

  5·12汶川特大级地震爆发的时候,崔恒亮正在成都采访全国联赛。采访完毕还没来得及走,就赶上了地震。“从7楼下到1楼,发现大街上站着的人群脸上满是惊恐,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场面也很混乱——有和我一样搞不清是咋回事儿的,好多人在相互交谈着什么,还有好些慌着给家里人打电话。从他们的口中我才知道是地震了。我也才意识到下楼时忘了拿手机了 。”

  因为有余震,崔恒亮只能在宾馆附近的马路上写稿子,然后到宾馆房间内传。“当时余震很多,而且传言晚上10点左右会有级别比较大的余震。可因为地震的关系,网络很不好,上去传的时候怎么传都传不上去。急得我啊,一边看着电脑下方的时间,一边看着QQ 对话框里的任务条,不停念叨‘快!快!’。”他说。“不过说实话,是有些害怕,但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光兴奋了。”

  还是因为余震多,晚上崔恒亮没有住在房间里,而是在一楼大厅里,抱着电脑浏览网页。“那时才知道事情挺严重的,有好多献血的。”

  打了鸡血一样的13天

  接到报社领导“留下来”的指令后,崔恒亮就真正开始了在地震灾区报道的经历——一共13天。“那时很苦也很累,但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根本不知道疲累。记得去北川中学采访的时候,没有信号,交通也被阻断了,有六七公里的路,我们就是走着进去的,还背着电脑和相机。而且因为余震多,房间根本就不敢睡,只能睡在酒店一楼大厅。白天背着相机和电脑出去采访,晚上回来码完两个版的稿子,然后在大厅里睡到四五点再到房间里去睡,睡到八九点就又出去采访了,基本上每天都要徒步走两个小时的路程,天天如此,也都不知道累。精神头儿还超足,每天保证两个版的稿子,走路的时候都在想第二天写什么。”他说。不过等到第二个星期,“支援”的记者们到了后,他坦言,见到同事的瞬间,就跟撒了气的气球一样,瞬间就垮了。

  虽然条件很苦,虽然在灾区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地震后的惨烈,也能随时随地感受人间大爱。“那时我们去灾区采访,来回的路上,我们搭了无数的车,轿车、卡车、货车、摩托车……只要你站在路边招手,他们就会停下来,问你去哪里?只要顺路,他们就都会捎你一程。不光在灾区一线能体会到,在咱青岛也能时刻体现。“在灾区采访了13天回青岛的时候。下了飞机,打车回家,司机一看到我就问我‘你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去灾区采访刚回来的吧?’然后人家就死活不要钱,真是很感动。”他说。

  报道奥运会感受全民激情

  “2008年是我的‘大年’,因为这一年我还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他说。从灾区回来,稍作休整,崔恒亮投入到奥运会的报道中。“为更好地报道好奥运盛事,还在四五月份的时候,报社就专门成立了奥运报道小组,并由主要领导担任报道小组组长。奥运会是在8月8日开幕的,但我和另外五六个同事,7月初就到了北京。而后来最多的时候,有20多人。这么早就准备、介入,动用这么多采编人员,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他说。

  说起在北京报道奥运会那段日子,崔恒亮用苦中有乐来形容。“乐的是,几十号人住在一个三室一厅的居民楼里,女的住里面卧室,男的住外面的客厅,打着地铺,一块儿吃泡面等各种快餐,每天一早,我给他们分配活儿,有写文娱的、有写安保的、有写北京的人文地理的,还有写赛事的……然后大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发挥自己的各种资源、优势,满北京地去采访、去感受全民奥运的氛围了。”崔恒亮说。“苦的是,我们离场地比较远,每天要来回挤地铁、公交加步行地顶着大太阳四处奔波,在北京又人生地不熟,想要找采访对象,尤其是官方的比较难,经常会被拒绝。”

  “五宗最”快问快答

  从业以来经历的最难忘的事儿


  亲历5·12汶川地震,以及在灾区采访报道的那段日子。

  感觉最艰难的时刻

  2009年到2010年期间,经历了地震、奥运会 、全运会几件大事儿后,可能是灵感、激情都被过度透支了,有种空虚乏力感,总想有所创新却总也突破不了自己,很难受。

  最有成就感的事儿

  经过努力,做了大型的报道,而且与其他媒体相比较,做得好,达到了自己当初的预期。

  最遗憾的事

  做完自己的策划、报道,然后看看其他媒体的,看到了自己那些有想法但因这因那最终一闪而过没有实施,其他媒体却将它实施了,就觉得很遗憾。

  最大的收获与成长

  报社一直有鼓励创新的大环境,这让我觉得不管什么事儿只要敢想就敢做,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比如我们曾经策划、促成的麦蒂到双星,通过跨国接机获得优势完成对麦蒂的独家专访,并获得独家照片、独家签名。从冒出这个想法到实施、实现,满打满算只有五天的时间。文/记者 文鸿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