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部的故事:最糙的人最热的心
关键词:热线新闻 半岛都市报成立后,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怎样让青岛的市民认可它?对此,热线新闻、社会新闻的窗口作用非常关键,它让报纸与青岛人真正有了互动,有了亲密的联系,报纸也因此在岛城扎下了根。
在这段历程中 ,热线新闻部也成了报纸的“传奇部门”,现在很多部门的主力编辑 、记者,都有在热线部工作的经历,而在当时困难的采访环境下,培养的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以及对新闻背后故事的不懈追求。同样,作为报纸采编部门的“西点军校”,不少人都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和回忆。
扎根/2001~2002 用“生命”在采访 见证人:焦恭森,原热线新闻部元老级记者,现为半岛都市报莱西地方版主编兼总经理。
见证语录:刚写完稿子,即使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也要挤在热线旁边,每当有好线索,大家就像听到冲锋号一样冲上去。
躺在“小黑床”上“靠活” 在老报社热线新闻部工作过的记者都知道,在值班室里有一张小床,热线记者们喜欢躺在黑乎乎的床垫上“靠活”。老焦,焦恭森,这位热线新闻部元老级记者,用了“靠活”一词来打趣那时的工作,对于热线记者来说,能够“靠上活”远比在办公室里呆着舒坦,只有跑在路上,才能感觉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旦闲下来,便会感觉全身酸痛。
2002年4月8日,焦恭森来到半岛都市报热线部实习,而接听热线电话是当时每个实习生的“起始点”,它可以培养出色的新闻敏感性。“第一次,我看到如此如狼似虎的部门,记者即使刚采访回来或刚写完稿子,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也要挤在热线旁边,每当有好线索,大家就像听到冲锋号一样冲上去。”
“大家都习惯了,没有人在乎值班室里没有空调,热得全身冒汗,没人嫌弃晚上只吃盒饭,大家抱怨的,只有‘为什么不给我个好线索,让我去采访。’”正是这种氛围,让焦恭森逐步适应了热线新闻的节奏,一天接四五百个热线电话都不在话下。
“暗访”危险处处在 热线新闻部出来的,不是“汉子”就是“女汉子”,这并不夸张,因为每次值完夜班后,白天依然要外出采访。那时候,焦恭森一周只能回家一趟,而这还不是最难的,由于采访的特殊性,很多热线新闻都是揭露社会负面的,其中有街头混混,有欠钱不还的老板,还有经营多年的黑作坊,在进行这种采访时,稍有不慎便会遭遇危险,甚至会危及生命。
焦恭森清晰地记得,2003年,转为正式记者后不久,他来到郊区暗访一个传销窝点。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进入窝点并取证,就在悄悄举报并等待执法人员时,他的身份被传销分子识破,并拿出菜刀、拖把等对他进行恐吓威胁。“倒不是夸张,那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就被捅了,所以,跑热线不只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与这些不法人员智斗。”此后,焦恭森和同事暗访了地沟油制作窝点、注水屠宰场等,揭露过毒豆芽、黑脂渣、假羊肉卷、黑豆腐等的制作团伙,为了应对这些“不法之徒”,他和同事躲过暗沟、啃过凉馒头,也被砸过相机,“每次暗访这种事儿,那些人发现了都会跟你拼命,好在都化险为夷,将新闻报道呈现到读者面前。”焦恭森讲起那时候的工作,一方面是感觉相当“幸福”,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经历?一方面又十分后怕,毕竟还有一家老小。
“五宗最”快问快答
从业以来经历最难忘的事 2003年2月1日,我成为半岛都市报的正式记者。
感觉自己最艰难的时刻 在报社实习的时间里,由于没有正式收入,每天只能用开水泡饼干当饭。外出采访不舍得打车,近途采访甚至连公交车都不舍得坐,几个月穿破5双鞋。当时很迷茫,自己十分热爱这个职业,但不知道能不能留在报社,经济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
最有成就感的事 采访嫦娥二号发射,我利用多年工作经历建立的人脉,成为获得采访证的四家地方纸媒之一,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并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最遗憾的事 初到报社实习时,6个月大的儿子发高烧,我采访路过家门而没时间回家看看。
最大的成长收获 以高涨的热情和真诚的同情心帮助弱势群体,使多名报道对象得到帮助,合理诉求得到伸张。文/记者 贺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