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萃取者的告白:在这里,读懂青岛!
关键词:两会报道、深度新闻 随着本报发行量和辐射面的逐年攀升,主流读者群的阅读“品位”也在“水涨船高”。为了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也为了打造更加权威的大报风范,报社近年来在不断优化版面设置的同时 ,还加大了对时政新闻的报道力度,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市、省和全国两会报道。每到此时 ,报社都会抽调骨干采编人员,成立两会报道小组,为读者呈现最精彩、最丰盛的“两会新闻大餐”。
木秀/2009~2010 两会报道:运筹帷幄“稳准狠” 见证人:郑成海,曾为经济部、热线新闻部记者,现为要闻编辑中心一版编辑。
见证语录:从当初摸石头过河,到如今轻车熟路,半岛两会报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唱响了半岛的“好声音”。
做版经历“生死时速” 虽然自从2008年调到要闻编辑中心工作后,郑成海已先后编辑过财经新闻、社会新闻、重点新闻等版面,但2010年接到参加两会报道的通知时还有些忐忑:平日里编惯了社会新闻,能编好时政稿件吗?参加两会报道对编辑的心理承受能力绝对是个极大的考验,必须做到胆大心细稳准狠 。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不少是来自各级各部门的官员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涉及他们的报道,首先要保证不出差错。“为了做到准确无误,当稿件中出现领导人的名字时,我都会反复读几遍稿子。其中涉及到代表委员的名字时,都会一一在百度上搜索,多看几个链接,反复核实’。”
两会期间来稿量非常大,要求编辑善于在海量信息中沙里淘金,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几小时不挪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另一方面,还要求编辑具备手快、腿快的快速反应能力,因为有时一些稿件需要等到很晚,这意味着编辑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画版、上版、校对等流程,而且还要保证版面零差错。
“记得有一年全国两会期间,要等新华社的稿子,预计发两个大整版的报道,但稿子到了将近24:00才来,然后一个小时内 ,我楼上楼下跑了N 趟,完成画版、上版、校对等各流程,有种‘生死时速’的感觉。”郑成海说,“版传出去了,我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
两会报道有了“半岛”风格 参加两会报道五年来,据郑成海观察,本报两会报道已成为一年一度的新闻大餐,不仅参加两会报道的采编阵容在逐年扩大,在报道手法、栏目设置上也在不断创新。
更令人兴奋的是,全国两会期间,在越多越多的会议现场和重大发布会上,频频出现本报记者的身影,在前后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唱出半岛‘好声音’,逐渐形成了‘半岛’风格。
“五宗最”快问快答
从业以来经历最难忘的事 都很难忘,没有之一。夜色中,与同事横穿车流巨大的济青高速,终于摸到了油罐车侧翻现场;迎战台风韦帕,在办公室里的桌子上睡了几夜,随时准备出征;采访火灾事故,不慎吸入了大量浓烟 ,咳嗽了好几个星期……
感觉自己最艰难的时刻 最艰难的时刻是刚入职的那段时间。当时,兜里揣着几百元钱,只身从湖北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青岛,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些日子,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从事媒体职业。
最有成就感的事 多年前关于川菜行业的调查报道,本报除了起底个别无良商家使用“口水油”的黑幕外,还向商家发出了让厨房透明起来的倡议。如今,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透明厨房已成为餐饮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最遗憾的事 当年三岁的小女孩小杨帆的故事曾经感动了整个青岛,许许多多的市民和企业加入了捐助小杨帆的行列。遗憾的是 ,小杨帆还是没能摆脱病魔的折磨,在一个冰冷的早晨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大的成长收获 进入要闻编辑中心后,看了许多以前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尤其是读了许多有关张季鸾、徐铸成等报人的史学著作,收获颇多。文/记者 文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