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是浪漫的故事 关键词:深耕郊区 2011年到2012年,市区的纸媒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但郊区的报业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市郊还有巨大的广告市场尚未挖掘,而且广告投放向终端市场分流态势也日趋明显。纸媒竞争的白热化也使得开展神经末梢的销售成为必要 。这一切都说明市郊有可能成为大众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再创佳绩的福地。
基于这种背景态势,报社开始谋划成立地方版。2011年5月18日即墨地方版——《墨城新闻》出刊;紧接着2011年6月30日
西海岸地方版——《西海岸新闻》创刊。之后平度、莱西、胶州、高密、诸城、城阳地方版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方版的陆续成立,不仅带来报社的广告增量,更使报纸的影响力、号召力、覆盖面辐射得也更加遥远。离开南京路110号这个“大本营”到市郊开拓市场,也不是说说就能做成的事儿。那么在开拓、经营地方版的过程中,当事人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成林/2011~2012 一个公章一个人,开辟墨城新天地 见证人:栾墨青,《墨城新闻》主编兼总经理
见证语录:从16版到24版再到32版以及64版,这些数字印证了《墨城新闻》的团队一次又一次突破。
时间仓促,条件艰难 去地方版之前,栾墨青在半岛广告公司外联部做了8年。每年6000万元的投放,在广告公司诸多部门中也算名列前茅。但想自我挑战的她,在即墨地方版竞聘信息一出就踊跃报了名,并成功竞聘。竞聘当天,她怀揣一枚公章,只身一人赶赴即墨走马上任,开始了艰难的开拓过程。
“刚到地方版时条件太艰苦了。艰苦到什么程度呢?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她说。“我是2011年5月4日参加竞聘的,当天就公布了结果,然后当天就走马上任了,因为要赶着在5月18日出刊。”
因为时间仓促,又因为一无所有,栾墨清2011年5月4日下午到了即墨后,就开始了火急火燎的筹备。“由于人手严重不够,爸妈都被我免费‘征用’来当装修的‘监工’了。”她说,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办公场所装修好了,办公用品置办齐了,5月14日招聘的人员也到岗了,5月18日《墨城新闻》如期出刊了,总共16个版就有8个版的广告。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炮打响后续工作却不好开展 虽然《墨城新闻》如期创刊了,也为报社之后大张旗鼓地布局县域市场打响了第一枪,但是栾墨青和她的团队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我们的记者经常要白天跑新闻,晚上做培训。因为一些原因,开始去拜访时,人家对我们是相当抵触甚至是非常反感的。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门拜访一个单位的时候,人家是斜着眼看我的;还有一次,也是去登门拜访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人家更是直接说‘我们不欢迎你们’。”栾墨青告诉记者。
本色和真诚感染了所有人 在栾墨青的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索和磨合以及改变,即墨地方版与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关系越来越好 。
“从第二年开始,很多政府职能部门就都成了我们的签约单位。仅与他们的合作,这两年我们的广告收入一直在增长,预计明年的情况会更好 。”而她的团队也成了能打胜仗和硬仗的团队。“我们不断扩版,32版、48版地扩就是很好的例证。”她说。
“五宗最”快问快答
从业以来经历最难忘的事 《墨城新闻》创刊一周年的庆典上,我站在舞台上,几度哽咽不能自已。一年来的委屈、艰辛、收获、喜悦等五味繁杂涌上心头。当我热泪盈眶站在台上无法言语的时候,《墨城新闻》团队的全体人员激情高昂地唱起了《我相信》这首歌。我们的本色和真诚感染和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感觉自己最艰难的时刻 在传媒行业做了16年,其实每一刻都很艰难,难的是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的能力。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看到团队的成长,一次又一次创新高的扩版。从16版到24版再到32版以及64版,这些数字印证了墨城新闻团队的一次又一次突破。
最遗憾的事 很多,每次活动后都会总结查找出不足。
最大的成长与收获 在自己热爱的传媒工作中,能够见证并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随着半岛一起成长和壮大。自己变得越来越包容、强大、担当。文/记者 文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