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河北"却无法撼动"拐卖"

2015-07-30 09:49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赵亚麟

  两年前一篇题为 《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报道,日前突然引爆微博话题,同时让生活在河北曲阳县太行山深处的 “临时代课教师”郜艳敏再次被外界关注,其经历也遭致广泛质疑。29日,郜艳敏向记者证实,自己仍是曲阳县下岸村的 “临时代课教师”,但不愿过多回应网上的讨论。郜艳敏被拐卖事发于1994年,距今已21年了。2007年1月,郜艳敏手捧“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奖杯孤零零地回到村里。2009年,此事被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发微博称,人贩子必须严惩,买主也必须追究刑责。对受害人应当救助,不能纵容拐卖、同情买主。(《南方都市报》7月29日报道)

  出生于农村的郜艳敏,因为21年前的一次被拐而改变了整个人生。在这21年中,郜艳敏从曾经的挣扎、反叛,甚至无数次的自杀,到屈服、麻木、逆来顺受,并最终变成了如今这个侍奉丈夫、公婆,任劳任怨的代课教师。一个原本充满了悲伤、绝望的被拐女,却被一步步地掩盖、粉饰,直到如今竟成了“感动河北”、甚至被改编成电影的“榜样”。

  然而更加吊诡的是,即便郜艳敏“感动”了河北,成为了“榜样”,却依然无法改变她被拐女的身份,依然无法撼动那个存在于村子里的拐卖链条,就连当年拐卖她的人贩子也依然逍遥法外。公平正义、法律法规就这样在一片鲜花与掌声中,被漠视、被践踏。

  终于在21年后,来自公安部的声音要为郜艳敏主持公道了,可不得不说,这样的公道来得实在是太迟,迟得让郜艳敏已经接受了不公的命运,已经不愿意改变现在的生活。而更让人深思的是,就连郜艳敏这样一个被镁光灯聚焦的“公众人物”尚且无法改变自己被拐女的身份,那么那些同样被拐卖、被沉没于大山深处的妇女儿童的境况又将如何?他们又有多少个21年可以等待?

  打击拐卖犯罪刻不容缓,还要追问的是,又是谁在掩盖 “家丑”、谁在封杀真相,他们是否纵容了拐卖链条,甚至间接地充当了不法活动的保护伞?厘清了这一切,也许才能真正还郜艳敏一个公道。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林永丽]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