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停诊限诊"不止是儿医短缺

2016-02-04 09:1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张贵峰

  最近,全国多地医院传出“儿科停诊限诊”,许多孩子面临“无医可看”窘境。2015年12月1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对外声明,由于急诊儿科医生人手不足,医院暂停急诊儿科服务。随后,南京一家医院曝出,因唯一的儿科医生生病,停诊数月。(2月3日新华社)

  一些地方医院儿科面临的这种“停诊限诊”的窘境,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如“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一到冬天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哇哇大哭的孩子们让人心疼,焦急的家长在院外、候诊大厅里徘徊等待。而在上海新华医院,上午9点儿科急诊挂号就已经到了180多号。”

  这种“儿科停诊限诊”窘境,首先直观折射的无疑是我国儿医资源严重匮乏短缺的窘境。如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名儿科医生,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则是1.46,按此比例,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了20万。其次,站在医疗体制角度审视,事实上折射的又是目前我国不合理医疗体制的窘境。据业内人士介绍,相比其他医疗科室,儿科具有明显的“高成本、低收益”特征。一方面,囿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相比成人医疗,儿医往往需要医生具有更为高超精湛的医术,也常常伴随更大的医疗风险。另一方面,由于“10至15个孩子的用药量,才相当于1个成人的用药量”,儿医的经济效益往往又很差,“儿科医生收入不足医生平均收入的一半”。这种背景下,缺乏“赚钱”能力的儿医,遭遇一心“赚钱”的医疗体制,儿医的“不受待见”,并最终导致供给严重不足,当然就是注定不可避免的。

  而进一步站在更宏观的儿童权益保障角度,这种儿童权益“不受待见”的窘境又岂止仅仅只体现在“儿医”?如与“儿医”密切对应的“儿药”,据统计,目前我国3500多个药物制剂品种中,儿童药物剂型占比不足2%,我国90%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再如,教育领域里的“幼师”短缺,同样也是如此,据研究机构调查,按幼师与幼儿1∶9比例,“我国幼儿园教师尚缺241.95万人”。

  “再苦不能苦孩子”说法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遗憾的是,揆诸现实,在许多涉及儿童利益的最重要领域,如医药、教育,我们实际上都并没有充分感受到“儿童利益重大原则”,甚至常常是一种相反的儿童利益频遭忽视、无视的逼仄现实。透过这一次“儿科停诊限诊”的窘境,有关儿童权利保障的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的巨大反差值得我们认真检讨反省。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