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红梅
又一个生命在众人的惋惜中离去。6月29日晚,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站台上突然晕倒,随后失去意识,经路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急救专家根据视频记录初步判断,金波可能为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在我国,最终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远低于美国等国家的水平。(7月1日新华网)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总会让人扼腕痛惜。从现场视频可见,金波倒地后,即刻有其他乘客上前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半小时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将伤者接走。抢救猝死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击除颤,如果金波猝死现场有人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其进行施救,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对猝死的急救,时间就是生命。人一旦无呼吸、无脉搏,大脑血液里的氧气只能维持4分钟,这是挽救生命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在心脏骤停之后的4分钟内,及时恢复心脏跳动,使新鲜血液输送到大脑,人的脑细胞就会死亡。而我国各大城市,救护车平均到达时间为10分钟。因此,一旦发生猝死,必须迅速展开救护,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前争取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最大可能地挽救生命。但是,由于民众普遍缺乏猝死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心脏性猝死患者能够抢救过来的不足1%,大多数人没等送到医院就已经死亡。
给“猝死”一线生机,亟待完善急救专业体系,而这是政府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社会普及急救教育,尤其是高危行业、服务行业,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职业技能之一,各类各级学校应把急救教育列为必修课。此外,应当为地铁、火车站、体育场馆、商业街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及警车、消防车配备AED设备,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