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缺陷干部" 用好奖惩利器

2016-08-17 11:2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韩金惠

  针对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今年4月,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其个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将因此受影响。(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商品能召回,干部也能召回?没错,云南省就对一千多名入户走过场、驻村不干事的驻村干部进行了召回。而在此之前,四川、贵州等地也进行过这样的尝试。有人形容这一制度是在现有的体制内,放入一条专吃末位者的鲶鱼,事情是否果真如此?

  其实,末位淘汰这样的考核制度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在驻村干部身上,这样的考核并不多见。但是,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桥梁,驻村帮扶必须真正沉下去,而不能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状态。这时候,召回管理制度对于驻村干部来说,就如同一把悬顶利剑,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偷懒”,时刻保持“坐不住、慢不得”的高压状态。

  “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这是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期待,也是党和国家对驻村干部的要求。那么,对于那些意识不到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不仅“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还“滥竽充数”的驻村干部,就应该回炉重塑。被召回后不提拔、不评优不仅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还能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整体战斗力,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在扶贫这件事上,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尚且不能仅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替村庄和村民做选择,更何况那些从城市走进农村的干部们。如果不能摘下官帽戴上草帽,深入农民中间,了解农村现状,就不可能为脱贫致富出谋划策。而这也是政府的一些扶贫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召回制度也是倒逼驻村干部把心留在农村,把注意力留在农民身上的必要措施。

  当然,对于驻村干部来说,召回管理制度还只是事后惩戒,要想从源头上激发驻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让驻村干部从一开始就心甘情愿扎根农村,还要有严格的事前把关,把真正的精英骨干派出去,而不是像一些地方将“老弱病残”人员“发配”到农村。除此之外,有惩罚自然还要有奖励,对于那些真正为农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的人也应该给予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农村做贡献。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