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学义
“少开车获红包”目前最主要的作用,仍然在于倡导。对很多人来说,有时候开车也是因为习惯。而通过“少开车获红包”的活动,有助于让人们迈出尝试性的一步,选择步行、骑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而逐渐养成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车主每少开一天车,便可获至少0.5元的奖励。6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1日,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等单位开展的“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启动。燃油车车主每停开车24小时,便至少可获得碳排放收益0.5元,奖励以微信红包方式兑现,并有电子优惠券等奖励。(6月12日《新京报》) 仅从金钱刺激方面来看,每停开车24小时可获0.5元红包,似乎并无多大吸引力。一年365天,即便算上重污染预警时的奖励加倍,全年不开车的红包金额也不超过200元。有网友还算了一笔账:假如不开车的话,每天0.5元根本不够坐公交车或地铁。另外,1.6排量的汽车,车船税折合下来,一天也要一元多钱,停车反而要“折本”,更不用说租或买车位的费用了。
不过,即便经济利益的杠杆作用有限,也不应忽略这一活动的意义。如同报道所言,这次发红包的行动,不是节能周期间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将一直持续下去,让参与机动车节能减排的市民天天都能领红包。本次活动的一大探索,便在于建立了一种节能减排的回报模式。机动车减少的碳排放量,将结合当前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的平均价格,供945家重点排放单位购买,部分收益归车主所有。与以往通过财政支出来奖励、补贴的做法相比,这样一种模式显然更为良性,也更具有可持续性。
当然,“少开车获红包”目前最主要的作用,仍然在于倡导。对很多人来说,有时候开车也是因为习惯。在某些交通拥堵的时段,或去距离较近的目的地,把车放下也不失为明智选择。而通过“少开车获红包”的活动,有助于让人们迈出这尝试性的一步,选择步行、骑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而逐渐养成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与世界自然基金会所组织的“关灯一小时”活动有些类似,都是通过一种形式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从而凝聚节能环保的全民共识。
也有网友提出,能否在发红包的基础上,对少开车给予其他形式的奖励?比如,统计机动车停驶的时间,据此返还一定比例的车船税;或者在停车费用方面给予一定优惠,等等。当然,操作起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障碍,但其中有些也值得做进一步探讨。在节能减排的问题上,我们为所有脚踏实地的努力而点赞,也需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与点滴的智慧。
自2009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至今汽车保有量仍逐年上升。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如何引导人们处理好与汽车之间的关系,已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也事关每一位公民的生活。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