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转型看青岛】青软实训:让毕业生“到岗即用”

2018-07-13 14:23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7月13日消息 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企业输送“到岗即用”人才、构建产业学院集群……随着山东不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青岛市的不少民营企业也在进行着转型升级。近日,记者跟随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青岛市工商局、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走进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软实训),深入了解该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经验做法。

  

青软实训



  

青软实训

 

  从车库里诞生的IT教育

  2006年,青岛软件园初建,那正是青岛IT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当时,董事长刘全和团队(即青软实训创始团队)正在为软件园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软环境,见证了园区企业的不断入驻和快速发展,同时也发现,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大量的高校IT相关专业毕业生学了一肚子理论,缺乏实战经验,不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招不到得心应手的实用人才几乎是所有入驻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青软实训创业初期的地下车库



  在当时的情形下,刘全觉得可以在这中间做一些工作。软件园的第一栋楼(4号楼)一经建成,刘全和团队就把车库改造成了“创业车库实训基地”,从企业里邀请项目经理、技术总监、人力资源总监,来为学生进行项目实战训练。

  

青软实训创始团队



  作为青岛软件园的人才实训基地,“创业车库”打造了一个人才实训工厂,在全国开创并引领了“实训”模式,吸引青岛乃至山东的计算机专业高校毕业生在校最后一年到基地实训,进行软件开发实战,按照企业需求“加工”人才,简称“青软实训”。

  尽管企业需求迫切,但在团队推广这种模式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彼时提出“实训”这个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让高校接受。“高校老师普遍认为,学校的专业学术水平很高,一个社会企业能教会学生什么。”当时在电脑里打出“实训”二字,自动纠错系统会在下面标注红线,告诉你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标准词语。所幸,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模式。当年,141名学员学成,很快被东软、NTTData等国内一流软件企业一抢而空,开始慢慢走向全国市场。

  联合高校专业共建

  到了2009年,团队发现,仅凭毕业前的“临阵磨枪”,难以系统的培养行业所需的能力及职业素养,实训时间太短,同时,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论文、答辩、就业等,容易心浮气躁,通过几个月简单的实训无法真正解决行业所需人才培养问题。

  团队决定着手创新培养模式,推出了专业共建的服务解决方案。青软实训参与高校教学改革,与高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联合招生,共同培养。把面向行业的培养方向与学校的专业相融合,把系统的方向课程及项目实战体系与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把行业的认知及规划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体系相融合,贯穿了CDIO人才培养理念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

  青岛理工大学第一个“吃了螃蟹”,在2009年率先合作开展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共建,采用2.5+1.5(大学本科4年,前2.5年在高校进行理论学习,后1.5年在青软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创新教学模式,这个过程中,学校购买服务,而学生免费到公司里进行实训。

  共建的效果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驻青、驻鲁甚至省外高校也加入了共建队伍。四年后即2013年,首批共建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数据直观印证了模式的有效性。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均有大幅提高,其中,年收入十万元以上的高薪就业率接近10%,对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来说,是一个突破。

  青软实训对于自己的使命也调整为高等教育必要而有益的环节。

  实现跨域式发展

  2013年,青软实训将专业共建模式在全国进行了快速复制,201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开始在全国进行布局,如今青软实训已经成为面向IT及新兴产业,服务于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的领军企业。以青岛为总部,在长三角、京津冀、东三省、内蒙、珠三角、西南等地区布局10大基地,与国内近50所高校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嵌入式、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专业方向展开深度专业共建合作,每年联合招生6000余名,在校生近20000人。培养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0%,高薪就业率达到20%。

  

青软实训学生实训场景



  同时,青软实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推出定时、定量、定制的锐聘服务,为企业提供从招聘外包、定制培养到人才租赁的一整套IT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招到人、培训好人、用好人。在IT运维和对日外包领域,埃森哲、富士通等中国排名前十的企业有8家采用了青软实训的解决方案。

  青软实训获得社会各界认同,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商务部重点联系培训机构、2016中国在线教育百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服务名牌、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多项荣誉资质。我个人获得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人物、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中国服务外包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

  这背后,是团队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的热情和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包含了各级政府、高校、企业对于青软实训的大力支持。

  打造产业学院模式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之下, 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青软实训在此过程中强烈的感受到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都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支撑,都需要青软实训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号召。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结合产业发展及产教融合的需求,青软实训在校企共建的基础之上,探索了校政企共建产业学院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实践了产教深度融合,校政企三方共建的发展模式,走在了国内产教融合的前沿。

  同时,通过共建产业学院的模式,青软实训进一步联合了阿里、腾讯、华为等产业领军企业参与到了学院的共建中。这些企业的发展理念均是希望通过参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打造开放共享的生态体系,培养他们的业务生态体系发展所需要的产业人才。

  在此过程中,这些领军企业需要青软实训多年积淀形成的与高校的合作渠道、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以及专业化的教育服务及实施能力。青软实训和这些企业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合作关系,共同服务于产业人才培养。

  通过两年的实践,青软实训快速在全国建立了一批产业学院。包括青岛科技大学青软国际软件学院、山东科技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德州学院青软国际软件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南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等。

  通过产业学院,可以快速为新兴产业培养全产业链人才。以青软实训和西海岸新区政府、山东科技大学、阿里云共建的山东科技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为例,每年可以围绕大数据开发、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为新区输送500名专业人才。

  构建产业学院集群

  当前,青软实训正在快速布局,打造一批产业学院集群,服务于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产业发展的需求。

  围绕青岛市的新旧动能转换,青软实训将自己服务的产业需求聚焦到三个方面:以青岛市信息家电制造业优势为基础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我市全力推进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围绕这些产业青软实训计划联合阿里、腾讯、华为等产业领军企业,依托于山东大学、青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驻青高校,共建10所左右产业学院,形成产业学院集群,每年为青岛市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产业输送5000名人才。

  同时,通过产业学院等模式的人才培养及聚集,可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及模式创新。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青软实训正在积极推动,一方面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共建微电子学院,另一方面,在青岛建立面向全国的集成电路人才实训基地,吸引并引进全国26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将最后1年的实习实训落地青岛,将青岛市打造成为北方区最大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这些人才的提供和聚集,再结合海尔、海信、歌尔等企业的需求,以及政府的支持,可以聚集一批集成电路设计、版图设计等相关的企业,真正形成青岛市独有的集成电路产业优势及特色。

  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展望未来,青软实训要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服务全国,把围绕产业发展做人才培养及服务这一件事情不断的做深、做透、做实。

  在青岛,青软实训要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引擎,通过产业学院的模式推动产业和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山东,青软实训现在正在推动建设一批省级的示范性产业学院,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

  在全国,结合青软实训在全国的布局,青软实训正在把青岛、山东的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进行复制。

  未来,青软实训要在全国构建100所产业学院,会有20万的在校生,青软实训将成为面向新兴产业的规模最大的没有围墙的大学。青软实训的理想是通过青软实训的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不断创造新的模式,贡献新的力量。

  通讯员 黄秋梅 周绍华 记者 游潇

   [编辑: 李敏娜]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