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观象山的历史记忆:穹台窥象风云百年(图)

2014-04-15 09:3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观象山每天中午12点的时候就放炮,放五声,就说明是中午12点了,”



  姓名:鲁海

  简介:1932年生于青岛,青岛文史学者,曾任青岛市图书馆馆长。

  记者:我两次打车去观象山公园,出租车师傅都说不知道观象山在哪,还问我是不是去信号山。观象山在青岛知名度比较低吗?

  鲁海:应该也不低吧,主要是观象山上都是一些科研设备,虽然是公园,但平时去玩的人比较少。观象山以前叫小石头山,很荒凉,山下也没有多少人住。后来德国人在山上修了贮水池,把海泊河的水引到山上,这里改名叫水道山了。但当年主要的贮水池还是修在烽台岭上,就是后来的贮水山,所以这里还不是很知名。直到后来有了观象台,其实一开始观象台是在现在的馆陶路1号的,后来移到上海支路,最后才移到观象山。之后这座山就开始出名了,因为这里不仅观测天文气象,还负责发布标准时间。

  记者:怎么发布时间,整点报时吗?我在山上看,没有大型的钟楼啊。

  鲁海:以前没有电视和网络,普通人要想知道准确时间是很难的。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观象山每天中午12点的时候就放炮,叫“午炮”,放五声,就和现在《新闻联播》前那个报时一样,嘭、嘭、嘭、嘭、嘭,五下,你听到了,就说明是中午12点了,然后大家开始对表。但到我小的时候,报时就不放炮了,改成在市区内主要路段设标准钟,你可以对着这个钟来调手表,然后这些标准钟的总钟是设在观象台里边的。当时说市区设了10个标志钟,但我只在栈桥边上看见了1个。

  记者:观象台现在的台长和我说,以前在观象山下有一座德国时期修的台长官邸。

  鲁海:应该是现在观象二路10号,原来门牌号是4号,那个是和山顶的石头楼一起建起来的,也可以说是蒋丙然(1883年~1966年,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曾任观象台台长)的故居吧,但后来就不再是观象台的房子了。蒋丙然是个了不起的气象学家,青岛水族馆就是他和蔡元培、宋春舫等人在1930年发起成立的,其实青岛水族馆开始的时候不是一个游览场所,而是一个科研单位。1930年秋天,中国科学社在青岛开会,会上提出由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蒋丙然、宋春舫3人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筹建青岛水族馆,并且让观象台进行设计施工,1932年水族馆建成后,也是由观象台来管理的,当然现在这些都独立出来了。

  记者:观象山上那个水准原点也是从观象台独立出来的吗?为什么银海大世界那边还有一个水准原点?

  鲁海:不是,那是1954年国家专门设的,水准原点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是用来测海拔高度的。之所以设在观象山上,是因为观象台早在德国人管理的时期就观测海潮,后来又求出了黄海海平面的平均值。银海大世界那个是水准零点,是从这分出去的一个分点,主要是在海边作旅游参观用的。

  记者:那望火楼呢?也是观象台设的吗?

  鲁海:望火楼和观象台更没关系。它设在观象山下的观象一路上的,是德国修的一个报警楼,就是哪里着火了,上边就有人敲铃铛通告火情。但是当时消防队是在沂水路。你现在看到这个望火楼已经不是以前的了,这个楼原来的顶是铜皮,前些年维修的时候把这个楼给弄坏了,现在是重建的。

  记者:您刚才也说到观象山是座非常“科研”的山,那这里有没有一些人文故事呢?

  鲁海:其实气象台那些人、那些事本身就是人文故事,还有就是观象山下的观象一路和观象二路有很多名人故居,特别是观象一路有萧军、萧红、舒群的故居。他们是1934年来青岛住的。我1979年给萧军写了封信,问他当年在青岛的情况并给了他一张照片请他确认是不是他的故居,他立即回信:“小楼依旧,只是显得古旧了一些,墙皮剥落了!想劳烦您一件事,不知图书馆可存有一九三四年下半年的《青岛晨报》否?我这时曾在这报社任过几个月副刊编辑,想查一下自己写了些什么文字……”可惜我一直没找到1934年的《青岛晨报》,1986年,萧军回青岛,我又大着胆子问过年老的他,他坦承当年脾气不好,打过萧红。后来他俩离开青岛后过一段时间就分手了,萧红后来去世的比较早,现在的名气不是很大。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观象山 历史记忆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