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众深度参与破改革最大阻力

2015-04-27 11: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冯海宁

  日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行政体制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报告显示,简政放权、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改革中有可能遇到的最大阻力,是部门利益作祟,有的把权力变成与民争利的工具。(4月26日《京华时报》)

  “部门利益”早已成为多项改革的最大公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3)》曾披露:近六成人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大难点”来自政府的“部门利益”。诸多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破除部门利益。

  但令人遗憾的是,破除部门利益的效果至今仍不理想。以简政放权为例,虽然此举去除了中央部门、省市级部门的部分利益,但在落实过程中却遭遇“肠梗阻”“最后一公里”,最大阻力就在于地方部门利益作祟。换言之,上级部门下放的权力,地方基层部门不仅没有还给市场,反而把权力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牟利的一种工具。

  破除部门利益的良策,之前有不少。例如,以人大立法取代部门立法,用“权力清单”明晰部门权力边界,通过简政放权削减部门权力。笔者认为,破除部门利益,关键在于公众参与。如果在所有立法中,无论是人大立法,还是政府立法,或是部门立法,公众都能够全程参与,拥有比较充分的话语权,相信部门利益难以法定化。因为,只有公众参与才能确保公共利益公众化,而不是部门化。

  部门利益固化的首要原因是部门立法,但完全取消部门立法不一定现实。那么,对于部门立法,无论是部门规章,还是部门起草的标准、条例、法律,都应该让公众参与其中,在起草阶段就应该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在制度草案正式通过前更需要公众“把关”,如此公共利益才能取代部门利益。

  类似于简政放权这样的改革,同样需要公众参与。哪些行政审批项目需要保留,哪些权力需要取消或下放,如果让公众参与决策,相信部门利益会被大大压缩。如果简政放权落实过程给公众监督空间,或许不会有“肠梗阻”。如果改革效果由公众评价,某些部门想谋利益也没有机会。

  进而言之,无论是立法还是改革,如果事前充分调研民意、事中充分征求民意、事后以民意评价为主,制度必然增加公共色彩、减少部门色彩,改革必然增加公益含量、减少部门私利。但从现实来看,公众在很多立法和很多改革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限,即使公众有机会参与,也多是浅层次参与。

  按理说,几乎所有的立法与改革都是基于公共利益,但实际情况却是,部门利益仍以各种方式侵占公共利益。在笔者看来,真正能捍卫公共利益的是公众,而不是某个部门。唯有让公众深度、全面参与所有改革和立法,公共利益才能最大化,部门利益才能最小化。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