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依旧承载着厚重期待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1977年至今,高考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中国人的命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最初不及2%,到现在已跨过40% 从"战斗"到"共享单车":中国高考作文反映时代变迁高考40年:作文题里看“变迁”人民日报:知识改变中国——写在恢复高考40周年明年语文回归全国卷 记者专访揭秘40年高考作文变迁恢复高考40年:主题是变革 底色是奋斗高考作文40年变迁史:主题不断变化 不变的是时代印记山东高考40年:打破"一考定终身" 改革何往?媒体谈恢复40年后高考:已不是阶层流动唯一通道 恢复高考40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嬗变之路 又是一年高考时,今年又有940万考生走进考场,在未来两到三天的考试中通过不同成绩获得通向不同大学的通行证。 40年高考作文题全在这!那年高考你的作文题目是啥?高考改变你我:从孤注一掷到多样选择中的一种专家:恢复高考40年最大社会意义是抵制"走后门""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当年只是说了几句真话山大77级校友聚会忆高考:不少人哄睡孩子再紧张复习高考40年:从单一向多元 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 那年我高考 从工人到民办大学校长 山东英才学院院长夏季亭的高考故事高考四十年的回忆 朱建成:从工人到教授从50后到90后 那些"老考生"的回忆济宁副教授40年前高考 为备考一个月瘦10斤 河北祖孙三辈均考取中国政法大学:赶考经历折映时代烙印[那年我高考]钱颖一:又见水木清华恢复高考40年 昔日"独木桥"今朝"成人礼"1977年高考状元追忆40年前高考:一张准考证改变人生 那年高考,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大学同学年龄差了十六岁 两年高考只为圆一个梦 两次高考成就我的“大学梦” “挤独木桥”改变人生 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那个炎热而“黑色的七月”很珍贵 高考平淡地走过我的高中年代 最难忘是父亲在考场外等我 一天一包牛奶是标配 煎熬交织幸福的时光 学习到半夜12点是家常便饭 高考那些事 青岛小伙出国留学愿已了 留战高考致青春(图) 记者联系到秦润禾的时候,他还在紧张而忙碌地复习,在这个埋头苦读的身影背后,其实他早就收到了五所国外高校的通知书,其中包括德雷塞尔大学和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从个人的兴趣出发挑选每张Offer,他最终决定七八月份奔赴圣地亚哥。[详细] 回望高考40年:本以为赶考坦然 没承想一夜失眠 潍坊寿光的侯路路2007年参加了高考,考试前一天晚上他紧张到失眠,他暗自发力,一定要考上本科。如今,侯路路来到了青岛中建八局,干起了建筑行业。能吃苦,有韧劲的品质一直支撑着他走下去。[详细] 回望高考40年:考完累瘫躺一周 从此无惧人生难 当年的高考,考场之外没有家人的等候,更没有人墙拦车的景象,大家对待高考似乎更加平和。张慧的高中在青岛九中就读,文科班共50余名同学,最终考录本科18人。而张慧爸妈工作比较忙碌,学习主要依赖她自身的主动性。她至今感谢青岛九中的老师,给予自己的无限帮助。她说,爸妈对她的要求也不多,所..[详细] 回望高考40年:准考证不翼而飞 大金鹿单骑救主 现在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工作的杨玉梅是1987年参加高考的,她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高考的考试时间还是在每年的7月份。“不过,那时候录取率低,竞争压力可比现在大多了,我当时在青岛19中文科班,班里60多个同学最后只考上了十几个。”杨玉梅最后被山东大学录取,如今回想30年前..[详细] 回望高考40年:昆仑赴试睡草床 -30℃高考难忘 初夏的暖阳中,青岛石老人东的一处居民楼里,一位老人正在承载着万册书籍的书架旁品茶阅读。他是中国海洋大学退休副教授刘增才。40年前,他在遥远的昆仑山下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恢复高考后,他成为第一批受益者。[详细] 回望高考40年:昔日村里小先生成了首个大学生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下文,恢复停止了十年的高考制度。这是十年冰封之后的一次破冰之举。日前,记者在青岛大学文学院周海波教授的家中,采访了这位参加了当年那次高考盛举的学子。当时周海波正在村里当民办老师,他的志向就是能上大学,当作家。1977年12月,他与众多考生一起走进..[详细] "恢复高考第一人" 查全性:当年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青年学子们即将走进考场。但很多青年学子或许并不清楚40年前的情形:1977年8月7日的一份《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成为千万人心目中最珍贵的文件,甚至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这份文件意味着,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也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教授大胆建言,“恢复高考!”…… “每到高考季,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1977年参加高考时的情景。”1977年12月,著名作家韩少功通过考试,被当时的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录取,“我参加过1973年的高考,据说那次被视为‘资产阶级教育回潮’,所有考试成绩事后被宣布作废……”在那个讲究家庭成分的年代,韩少功本来对进大学读书不再抱有什么希望,没想到时隔4年后,他却有机会再次参加高考,而且“一考即中”。 记者采访和韩少功一样参加1977年高考的人,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被称为“恢复高考第一人”的查全性。 5月31日,记者的电话打进了住在武汉的中国电化学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教授家,他的家人告诉记者,这几天要求采访查老的记者特别多,由于查老已是92岁高龄了,家人都会替他婉拒采访。“查老多次跟我们家人说过,当年他只是说了几句真话,真正决定恢复高考的人是小平同志! 1977年8月2日,由邓小平亲自主持的科教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召开。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最年轻的与会者、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面对邓小平慷慨陈词:“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 高考40年大事记 高考40年之“最”